买断经营 终结白酒品牌生命的绞索.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买断经营 终结白酒品牌生命的绞索

买断经营 终结白酒品牌生命的绞索 中国白酒在悬崖边“醉”了   富有浓厚传统文化色彩的白酒产业,是我国民族工业常常引以自豪的代表之一。然而,就在“白酒大王”五粮液、茅台、全兴、沱牌、泸州老窖们手舞足蹈的时候,中国白酒的脚步,却在凉风习习的悬崖边“醉”了。   白酒繁华的吆喝背后,我看到了它苦涩难言的孤独!   我国加入WTO以后,白酒是遭遇冲击较小的行业。原本该跨出国门大显身手的产业,却因行业自身的非理性盲目扩张,致使赖以生存的市场危机四伏。可怕的危机一旦爆发,将殃及整个行业,而白酒产业的倒退,恰恰给早就虎视眈眈的洋酒狼群让出了狂奔饕餮的市场空间。国内稍有远见卓识的白酒人士,面对眼前混乱的市场无不深表忧虑:数年之内,中国众多中小白酒厂将“生死两茫茫”,为数不少的名酒厂也会举步维艰。   到底是什么风,把灵秀的白酒吹进了如此尴尬的怪圈?到底是什么雨,将坚强的白酒淋漓得病体难支不堪一击?   “买断经营”,这只疯狂透支品牌青春的“无影手”,正狰狞着温柔的微笑,慢慢地绕成了终结白酒品牌生命的绞索!   “荣誉出品”不荣誉   买断经营,即买断某一品牌的经营权,由四川几家大型食品营销公司在数年前首开先河。稍后在五粮液等名酒厂的推波助澜下,迅速成为国内各地大经销商实现暴利的新途径。仅某一家实业公司,就买断了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湘酒鬼、郎酒等几十家名酒厂的数十个品牌、上百个品种的白酒。看到该公司通过“买断经营”一夜暴富,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经销商,纷纷通过各种关系与名酒厂量身度做自己心目中的“摇钱树”。一时间,名酒厂的系列品牌酒满地乱扔,“买断经营”逐渐成白酒企业与经销商新的“利益婚姻”。   买断经营作为一种营销行为本身并无过错,但在白酒这个特殊产业里,如果急功近利甚至惟利是图,恐怕就会沦落为各名酒自身命运的掘墓人。据知情人士透露,买断经营的模式一般为:由买方(经销商)给卖方(名酒厂)相当一批资金(一般价为100万元左右,约10万瓶酒的价格),然后卖方按照买方提供的设计、名称、包装进行灌装,同时,买方要给卖方一个保底销量,卖方是钱到立即组织生产、发货。市场宣传、销售、价格均由买方来定夺并投资,卖方概不负责。   说穿了,就是买方掏钱让卖方亮出招牌,买方再打着卖方的招牌到市场上吆喝。在这场交易中,买方得到了卖方的牌子,又得到了相对廉价的产品,卖方则在生产中得到了没有任何市场风险的利润,如此两情相悦的买卖,何乐而不为?只可惜,这种被某些名酒厂吹嘘为品牌运营成功模式的营销行为,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成为各名酒厂难以下口的苦果——谁家牌子卖得最火,谁家就会败得最惨!   无数号称是名酒厂“荣誉出品”的白酒到底是谁生产的?为什么中国有几千个名酒品牌在市场上声嘶力竭地舞蹈?   市场的现实情况是:买方在花了大钱进货之后,往往会在市场上想尽一切办法,但由于买断的品牌太多,竞争变得相当残酷而激烈。况且买家在市场上的法宝几乎都是名酒厂的招牌,这就使原本只有十几家名牌酒的竞争,一夜之间演变为上千个名牌的赤膊相向。一位在大酒店负责采购的经理说,他曾经在同一天内接待了11位五粮液系列酒的推销员,而且个个不同酒名,令人难辨真假。惨烈的市场上,为了求得一席之地或更大份额,各路买家怪招不断,甚至损招不止,如此下去,总有一天名酒的招牌会被经销商砸烂在脚下。失去消费者信任的名酒,还会有什么市场可以永久扬名呢?   如果说买断经营是名酒厂“自己的儿子别人的娃”,作为养父的经销商要砸生父的锅那倒情有可原。但真正砸自己锅的,恐怕是名酒厂自己。个中原因就是,“超生乱生”的名酒厂根本保证不了买断品牌的质量。据酒类专业刊物《糖酒快讯》上的文章介绍:五粮液1999年共生产白酒12.57万吨,而五粮液所产的金六福、浏阳河、老作坊、东方龙十余个主力品牌的广告费每个都在千万元以上,有的甚至超过亿元。如此计算,其单一品牌产量至少应该上万吨,否则将血本无归,再加上五粮液本身数万吨产量,全厂所有品牌年产量至少应在30万吨以上。而12.57万吨以外的产量,不知滚滚酒水从何来?其结果无非两种:要么采用新工艺快速勾兑,要么委托小酒厂进行生产再打上自己的招牌。   诚然,如若是家电企业或其它产品,搞贴牌加工或其它方式生产,只要采用统一工业标准,这也没什么不妥。但白酒作为一种文化品味重于实际成本的产品,其在工艺、水源、窖池等等方面的要求均非随地可以解决的。如果解决不了这些特定的条件,质量又如何能够保证?更让人费解的是,由于浓香型白酒得到普遍认同,市场占有率较高,于是国内其它香型酒厂如茅台等也大量生产浓香型白酒。不知茅台“东西风马牛”的酱香型工艺,能捣腾出什么样的浓香型白酒?   贵州醇酒厂厂长鄢文松曾破喉亮言:买断经营的泛滥成灾,导致白酒市场的空前混乱;急功近利的厂家不计后果地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