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婴幼儿腹泻病.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提高婴幼儿腹泻病

提高婴幼儿腹泻病疗效; 序号; 序号; 婴幼儿腹泻病诊断依据:  年龄≤3岁; 大便性状有改变,呈稀便、水样便、 粘脓便或脓血便。 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 (参照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年第6期 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 婴幼儿腹泻病疗效判定 显效:治疗72 h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 全身症状消失; 有效:治疗72 h时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 全身症状明显改善; 无效:治疗72h时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均 无好转甚至恶化。 (参照1998年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究会 关于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的补充建议);腹泻病的传统治疗方法;2008.9-12儿科门诊就诊病人调查 婴幼儿患者占521人,其中腹泻病人 为106人,占20.35%。 ;; ;;患儿因素:患儿就诊时病情轻重不同,会对疗效产生影响,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控制此因素。为次要原因。 医务人员因素:医生的诊断是否明确,治疗方案选择恰当与否,直接影响患儿的治疗效果------主要原因。 设备因素:到目前为止,尚无先进的设备治疗腹泻。为次要原因。;长期应用抗生素: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导致继发感染,以致病情迁延。选择腹泻病初诊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此因素排除在外。 给药途径:传统治疗方法为口服药物治疗,由于腹泻患儿常伴有厌食、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致使喂药困难。且思密达等药物对消化道粘膜附着力很强,造成口服给药时部分药物附着于上消化道粘膜而进入肠道的药物减少,从而影响疗效---- --主要原因。 ; 我们小组成员研究讨论认为造成婴幼儿腹泻疗效差的主要原因:;项目; 对本科室人员进行培训,让科室人员了解 灌肠治疗的好处 ;分组 ;分组 ;研究时限:2009年1月~2009年11月 病例选择:腹泻初诊患儿共52例, 男30例, 女22例 年龄:3月-3岁 ;灌肠方法 ;所选病例按随机分为两组 : 思密达灌肠组(25例) 思密达口服组(27例) ;分组 ; 选择符合标准的20 ml注射器1 具, 16 ~18 号肛管1根。 在治疗碗内用温水将思密达完全溶解后吸入注射器,连接肛管排气后放入治疗盘备用。 让患儿取左侧卧位,肛管前端涂润滑剂。左手分开患儿臀部,露出肛门,右手持注射器及肛管前端,轻轻插入肛管6~8 cm,缓慢推入思密达药液。 拔出肛管后,嘱患儿家长用卫生纸在肛门处堵住,使药液保留1 h以上。;思密达灌肠操作方法和步骤: ;分组 ;思密达直肠用药量: 0~1 岁3g 1~2 岁6g 2~3 岁9g;口服思密达用药量: 0~1 岁每日3g 1~2 岁每日3~6g 分3次服用 2~3 岁每日6~9g ;组别; 我们QC小组将思密达灌肠治疗腹泻的方法应用于更多的患儿,尤其是婴幼儿患者,使更多的腹泻患儿受益。;这次QC活动我们解决了困扰患儿家长的实际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今后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新课题,继续搞好QC活动,更好地服务于患儿。 ;谢谢!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