膈动脉在介入治疗中价值2.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膈动脉在介入治疗中价值2

膈动脉在介入治疗中的价值 膈动脉简介 膈下动脉(inferior phrenic arteries , IPA) 是腹主动脉主要壁支分支之一,关于其起源、走行、分布、变异较多。 IPA 的经典分布:IPA 从腹主或腹腔动脉发出后,分别经过左、右膈肌脚向前行进,左侧经过食管腹段后方、右侧经过下腔静脉后方,至膈肌中心腱分为前、后两支,分布于膈肌,两侧IPA 的前支存在相互吻合,末梢分支尚与肌膈动脉、心包膈动脉、下位肋间动脉等有吻合支。此外,左、右IPA 尚发出肾上腺上动脉 中国学者张年甲等报道国人402 例尸检材料,发自腹主动 脉占42. 6 % ,腹腔动脉占46. 4 % ,肾动脉占7. 1 % ,胃左 动脉2. 5 % ,肝总动脉或肝左动脉0. 6 %;左右共干型26. 9 % ,共干起始于腹腔动脉占13. 9 % ,起始于腹主动脉占 12. 7 % ,肾动脉0. 2 %。 尸检测量正常IPA 直径平均为2.2mm(1. 2~2. 8mm) 图1  左右膈下动脉以共干形式( ↓) 发自腹腔动脉, ( ←) 为右侧膈下动脉, ( →) 为左侧膈下动脉, ( △) 为右IPA 后支, ( △) 为右IPA 前支。 图2  左右膈下动脉以共干形式( ↑) 发自腹主动脉, ( →) 为左侧膈下动脉的食管2胃底支, ( △) 为右IPA 的肾上腺上动脉。 图1 图2 图3  右侧膈下动脉单独发自腹主动脉( ↑) , ( △) 为前支, ( △) 为后支。 图4  右侧膈下动脉单独发自右肾动脉( ↑) , ( △) 为后支, ( △) 为肾被膜支, ( →) 为肾上腺上动脉, ( ←) 为前支, ( ↓) 为营养下腔静脉支。 图3 图4 图7 图8 图7  右侧膈下动脉单独发自腹主动脉( ↑) 。 图8  右侧膈下动脉单独发自右肾动脉, ( 1) 为前支,( 2) 为后支, ( 3) 下腔静脉支, ( 4) 肾上腺上支, ( 5) 心膈角支, 图9~12 MCPR重建图像。 图9 双侧IPA (白箭头)分别起源于腹主动脉。 图10 双侧IPA (箭头)分别起源于腹腔干。 图11 R IPA及L IPA (白箭头)共同起源于腹腔干(黑箭头) 。 图12 RIPA(直箭头)起源于胃左动脉,LIPA (横箭头)起源于腹主动脉。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M IP重建图像, L IPA起源于腹主动脉。 图14 MIP重建图像, R IPA起源于右肾动脉,且进入肝癌病灶内。 图15 VR重建图像显示R IPA进入肝癌病灶内。 图13 图14 图15 膈动脉异常沟通 1,IPA-门静脉瘘。 2,IPA-肝静脉瘘。 3,IPA-肺静脉瘘。 4,IPA-肋间动脉交通。 5,IPA2胸廓内动脉交通。 6,IPA-心包和纵隔动脉。  图16  右侧IPA 造影显示 前支( ↑) 参与肝肿瘤供血,有分 支与心包-纵隔支交通( →)  图17  腹腔2肝动脉造影显示右侧IPA 发自腹腔动脉开口( ↓) , IPA 参与肝肿瘤供血并与肺动脉分支( ←) 交通,胸膜染色明显( ↑)   膈动脉异常沟通  图18 右侧IPA 造影显示前 支( ←) 参与残余肿瘤供血,并与 门静脉分支( →) 交通  图19 右IPA 造影显示IPA 前、后支 参与肝左右叶肿瘤供血( ←) ,右下肺静 脉早期显影( ↑) 图7  右侧IPA 造影显示右IPA前支参与肿瘤供血( ↑) ,肋间动脉( ↓) 显影 膈下动脉(IPA)是肝细胞癌最常见的肝外供血动脉,通常为位于肝脏裸区(肝脏1,3,7段)的肝细胞癌供血。其他病理情况包括咳血、外伤或手术所致的膈肌或肝出血,胃食管疾病(如食管贲门粘膜撕裂和胃食管癌引起的出血均可能与IPA有关。 膈下动脉(IPA)变异  图a 增强CT示肝脏近膈面巨块型占位; 图b 肝固有动脉造影示肿瘤血管染色,但近膈面小染色缺损区; 图c 右侧膈下动脉造影示有肿瘤染色; 图d 肝动脉和右侧膈下动脉栓塞后碘油充盈良好。 图a 增强CT示肝右后叶小占位;图b肝动脉造影未见明确肿瘤染色;图c 右侧膈下动脉发自右肾动脉,并见肿瘤染色;图d 右侧膈下动脉栓塞后肿瘤填充良好。  图a 增强CT示右侧膈下动脉起自胃左动脉; 图b 胃左动脉造影示:右侧膈下动脉和肝左动脉发自胃左动脉,肝左叶肿瘤染色。 a b c 图a 右侧膈动脉发自肠系膜上动脉;图b 肝右叶占位;图c DSA 右侧膈动脉发自肠系膜上动脉,上支参与肿瘤供血。 图a 增强CT示肝右后叶肝癌复发;图b 右侧膈动脉发自腹腔干,左膈动脉发自右侧膈动脉,白箭示 左膈动脉食管支,右膈动脉后支可见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