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科学应用抗生素
1
科学应用抗生素
2
抗生素的作用及其应用
3
一、什么是抗生素
抗生素是对细菌、霉菌、螺旋体等致病微生物及恶性肿瘤有抑杀作用的化学物质。
抗生素是有些微生物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其中放线菌所产生的抗生素种类最多。
随着科学的发展,现可以部分人工合成(称半合成抗生素)或完全人工合成。
4
二、抗生素的分类
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是英国学者1929年发现的,几经周折,1945年在美国投入工业生产,从此开创了抗生素工业。现有抗生素有几百种。
可分为以下几类:
5
1、β—内酰胺类
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的分子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环。近年来又有较大发展,如硫霉素类、单内酰环类、 β—内酰霉抑制剂、甲氧青霉素类。
7
5、大环类脂类
红霉素、白霉素、无味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等
6、作用于G+细菌的其他抗生素
如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万古霉素、杆菌肽
7、作用于G-细菌的其他抗生素
多黏菌素、磷霉素、卷霉素、环丝胺酸、利副平等。
8
8、抗真菌抗生素
灰黄霉素
9、抗肿瘤抗生素
丝裂霉素、放线菌素D、博来霉素、阿霉素等
10、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
环孢霉素
9
三、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1、抗叶酸代谢
影响细菌核酸的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2、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导致细菌膨胀、变形,在自溶酶影响下,细菌破裂而死亡。
3、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
增加通透性,导致菌体内的蛋白质、核苷酸、氨基酸、糖和盐类等外漏,使细菌死亡。
10
4、抑制蛋白质合成:作用于细菌蛋白复制过程中的核糖体rRNA的大亚基或小亚基,引起蛋白质复制过程无法正常进行,从而影响细菌自身蛋白质的合成。
5、抑制核酸代谢
利福平抑制DNA依赖的RNA聚合酶,阻碍mRNA的合成。奎诺酮类抑制DNA回旋酶及拓扑异构酶Ⅳ,阻碍敏感细菌DNA的复制。
11
抗生素的功与过
“药到病除,起死回生”
抗生素也会害人,也会杀人
12
一、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毒性反应:
1、神经系统的毒性反应
2、造血系统的毒性反应
3、肝、肾毒性反应
4、胃肠道反应
5、抗生素可致菌群失调,引起维生素B族可K族缺乏;也可引起二重感染。急性出血性肠炎,念珠菌感染等
13
过敏反应
过敏性休克、血清病型反应、药热、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和变态反应性心肌损害。
后遗效应,停药后的后遗生物效应,如链霉素引起的永久性耳聋。许多化疗药引起“三致”作用,利福平的致畸形率为4.3%,氯霉素、灰黄霉素和某些肿瘤抗生素有致突变和致癌作用。
14
我国是抗生素的使用大国
滥用抗生素成了社会问题
15
三、儿童是滥用抗生素的最大受害者
调查结果:
儿童体内的各种器官发育还不成熟,而抗生素本身的毒副作用和杀灭人体正常菌群的危害性,很容易残害或潜在的残害儿童的身体。
最恶劣的影响是引起二重感染。
二重感染:人首先有细菌或者病毒的感染,经大量使用抗生素以后,出现真菌感染,例如鹅口疮、念珠菌肠炎、全身性念珠菌、曲菌感染等。
16
四、应用抗生素的几大误区
误区一:抗生素就是万灵药,牙龈、咽喉、扁桃体,什么发炎、头痛脑热都可以用。
事实上,仅使用于部分有细菌和部分真菌、衣原体、支原体等引起的炎症,而对日常生活的流感、麻疹、腮腺炎、口疮、SARS等病毒性疾病,抗生素都无能为力的。对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有白害而无一利。
17
误区二:越贵的抗生素越好
药越新,价格越贵,疗效越好,并以此作为用药标准。
忽略了治疗的针对性,忽略了新、老各类抗生素的作用特点以及同类而不同品种药物之间的差别。
无论感染性疾病的轻重,盲目将高效品种抗生素用于一般感染的做法,不仅造成浪费药物,还有可能诱导产生耐药性,造成不良后果。
18
误区三:抗生素用的种类越多,越容易防止细菌漏网,从而更有效的控制感染。
临床没有明确指征不宜联合使用抗生素,不合理的联合不仅不能增加疗效,反而降低疗效,增加不良反应和产生耐药性机会。
19
五、抗生素应用愈滥细菌耐药性愈强
解决抗生素滥用带来的细菌耐药性问题:
首先:限制和谨慎使用抗菌药物
其次:建立标准的药敏试验方法,通过病原性细菌耐药性检查,帮助医生判断病人是否要用抗生素以及选择哪一种抗生素;
再次:及时控制医院内耐药菌的流行传播。
20
科学合理的使用抗生素
21
一、抗生素的使用原则
严格掌握适应症,凡属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而且除考虑抗生素的抗菌作用的针对性外,还必须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体内过程与疗效.
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采用抗生素,除病情危重且高度怀疑为细菌感染者外.因抗生素用后常使致病微生物不易检出,且使临床表现不典型,延误治疗.
22
3、病毒性或估计为病毒性感染的疾病不用抗生素,对各种病毒性感染并无疗效。咽炎、上呼吸道感染者90%以上由病毒所引起,因此除能肯定为细菌感染,一般不用。
4、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