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善待我们的父母
善待我们的父母
善待我们的父母
世人疼爱自己的孩子似乎是天经地义的,无论是孩子吃的、穿的、用的,做父母的都会尽其所能地给予最好的。同时,父母也是孩子最有耐心的保姆、免费的司机、义务的老师……只要孩子想要、想做,父母总是第一个站出来为之操劳忙碌,没有一句怨言。只要孩子能过得好,父母会去做一切他们能做的,付出他们能付出的。但是反过来,我们这些做儿女的,是如何对待那为我们付出心血辛勤劳作的父母的呢?我们有没有把最舒适的床给他们睡?我们有没有把最好的食物供他们吃,我们有没有在父母生病的时候给他们寻医问药尽力侍奉,我们有没有在父母孤独老迈的时候常去探望问候?我们有没有把父母交待的事情竭尽全力完成?远游在外时有多久没有给父母报个平安不让他们忐忑难安?
真的很惭愧,只怕如此问下去,我们这些多数做儿女的,很少能有给出满分的答案的,甚至连良好都可能达不到。我也是这其中的一员,良好或者及格。有很多方面不是做不到,而是做了,但比起父母之于我们的付出,我们真的做得太少了,太表面化了。不久前,看到网上流行的一套连环漫画,据说它曾经感动了千万个人。其题目就是《请孝顺父母,会有大福报》。第一张漫画上面是一个小孩子,然后下一张漫画上是小手拿着勺子、还有碗筷,再下面一张上画着衣服鞋子……
看完全部的漫画,心里弥漫着一些感动,一些酸楚。不由得想起我女儿小的时候,我也是全心全意的去呵护她,教导她。一遍一遍地不厌其烦地教她学说话,学儿歌,教她学会拿东西,学会用筷子吃面条,学会用勺子喝汤,又教她使用牙刷刷牙,教她洗脸时学会拧毛巾。女儿生病了,我会整夜不眠地陪护在她的身边,哪怕她轻微的咳嗽,都会让我的精神高度紧张……女儿上小学了,又教她穿衣服,扣钮扣,穿鞋子,系鞋带,梳头发,编辫子,还教她订正作业,教她手工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还教她要做一个善良的正直的有爱心的人……这些,完全出于一个母亲对于儿女的爱,没有任何的回报要求,只是希望她能够健康成长;这些,当年,我的父母也曾一样地呵护过我、教导过我,也是毫无保留、毫无怨言地付出。
有一天,父母到了老年,身体健康大不如前,精神开始恍惚,记忆衰退,行动上也变得迟缓,那就意味我们长大了,应该照顾父母了,一如当年他们呵护我们成长一样。在这样的时候,我们不光是要有爱他们的心,还要有耐烦的心,还要有担当的心,让自己也成为他们遮风挡雨的温暖的墙,一如当年他们对我们的扶持和鼓励。所以,当我们的父母年老力衰之时,请善待他们,就像他们从不嫌弃我们一样。
在佛教的三福田观念中,孝顺父母为第一恩田。佛也曾说“孝顺父母,世间第一福田。” 普天之下,对我们有最大恩德的人就是父母,他们爱护我们的心是最真切、最无私的。
善待我们的父母佛教认为善待父母的人能得到四种福报:一者,颜色端正;二者,气力丰强;三者、安稳无病;四者,健康长寿,不逢灾难。善待父母还具有极大的功德。《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云:有福人,请百人净婆罗门,百人仙人,百人朋友,于七宝堂内,供养百千种上妙珍膳,垂璎珞,以百宝庄严床卧具,以百药治疗病,满百千劫,亦莫若一念孝顺心,以微少物,供养悲母,随从供侍。比前功德,百千万分,不可校量。即是说供养一百个修行者,供给他们最好的食物,以及住、睡条件,还给他们看病,这样子不断的供养百千劫,但这些功德却比不上一念孝心,即使以微少的物品随顺供侍自己的父母亲。父母是我们的大恩人,哪怕我们稍微用心一点点,供养父母的功德就会很大了。
而且纵观古今,大凡世间有大福报之人,都是很孝顺父母的。相反,一个人不论他多么显赫或者富贵,如果不孝顺父母,善待父母,那么他的福报就只会是短暂的,不可长久的。或者他再怎样修行,也无法成就,因为“不孝父母,拜佛无益。”就是说对父母不孝的人,无论学佛或行作一切功德都没有意义。
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孔子是个非常注重孝道的人,他有很多关于孝的论述片断。如当他的弟子子游问什么是孝时,孔子回答道:“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认为孝顺父母并不仅仅是以物质赡养就可以了的,如果不尊敬父母,那么与饲养动物就没有了不同。这里,孔子认为对待父母,内心要有尊敬的思想。当他的另一弟子子夏问什么是孝时,孔子回答道:“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色难”,就是态度很难。孔子认为孝顺只在父母有事的时候去帮忙,有好吃的东西让父母吃是不够的。因为你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持什么样的态度很重要,假如父母口渴,让你倒一杯水,你面色阴沉,或者语调冷硬地把水放到父母面前,试想他们的心里会舒服吗?那杯水喝得下去吗?
这就应了民间的那一句俗话“香烧了,菩萨也得罪了。”可以说前面子游问孝,孔子强调的是要“敬亲”,而后面子夏问孝,孔子则强调要“爱亲”。也就是说,孝顺父母不是表面的,而是要出自内心的敬爱父母,如此才能真正地善待他们,从生活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