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近等基因系构建及应用研究进展.pdfVIP

水稻近等基因系构建及应用研究进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稻近等基因系构建及应用研究进展.pdf

306 CROP RESEARCH                   2014,28(3) 水稻近等基因系构建及应用研究进展 盛浩闻,罗丽华,肖应辉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长沙410128) 摘 要:近等基因系是作物遗传育种研究中常用的遗传群体,具有遗传背景简单的特点。介绍了回交转育、从突 变体中和高世代群体中分离以及其他综合方法等构建水稻近等基因系的方法,综述了近等基因系在水稻基因定 位、基因效应研究、品种选育、生理机能和重要农艺性状鉴定等方面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水稻;近等基因系;遗传群体构建;基因定位 中图分类号:S511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280(2014)03030606    DOI:103969/jissn1001528020140322 Advances on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Near Isogenic Lines in Rice SHENG Haowen,LUO Lihua,XIAO Yinghui (College ofAgronomy,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Hunan410128,China) Abstract:Near isogenic lines,which with a simple genetic background,was commonly used in genetics and breeding re search ofcropsThe methods include backcrossing,isolating from mutants and advanced population,and other integrated methods for developingnearisogeniclinesinricewereintroducedTheapplicationofnearisogeniclinesingenemapping, gene effects analysis,breeding,physiology function identification and agronomic traits evaluation were summarized Key words:Rice;Near isogenic lines;Development ofgenetics population;Gene mapping   近等基因系(Near Isogenic Lines,NIL)指一组 之其基因组相对较小并与其他禾本科植物基因组具 [2] 遗传背景相同或相近,而只在个别染色体区段或某 有共线性 ,使其成为作物分子遗传学及基因组研 个特定性状上存在差异的一组品系。通过连续回交 究的模式植物。针对不同的农艺生理性状,已构建 转育的近等基因系,又可称为渗入系(Introgression 了大量的水稻近等基因系,并广泛应用于基因定位、 lines)和单片段代换系(Single segment substitution 基因功能和遗传效应分析、生理机制解析以及品种 [1] 选育。 line,SSSL)等。自从 Clark 首次应用大豆近等基 因系研究其对根瘤的反应以来,近等基因系在不同 1 水稻近等基因系的构建方法 作物的遗传和育种研究中得以广泛应用,特别是近 年来在作物基因精细定位和基因功能研究方面发挥 11 回交转育 了重要作用。 回交转育法是构建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