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皮下气肿PPT
皮下气肿
杨绪强
定义
皮下组织有气体积存谓之皮下气肿。以手按压皮下气肿的皮肤,可引起气体在皮下组织内移动。由于空气一般来自胸腔内,皮下气肿通常发生在胸部、颈部和面部,在这些部位气体可以从胸腔沿着筋膜行进。
症状
皮肤肿胀
捻发感、捻发音(无痛)
胸部X-ray显示纵膈,胸腔中部有气体;
严重者:呼吸空难,说话费力;
肋骨骨折发生皮下气肿的概率为27%,它主要是刺破壁层胸膜;
气胸和纵膈气胸也可并发皮下气肿,主要通过破裂的胸膜进入皮下组织;
医疗
腹腔镜、胸腔镜手术常并发皮下气肿。空气可以通过切口泄露出来进入皮下形成皮下气肿;
不恰当的运用胸腔闭式引流也可造成皮下气肿;
机械通气可加重气胸,它可以迫使空气进入组织;
还有可能就是气管破裂;气管导管可以穿刺气管或支气管造成皮下气肿
感染
皮肤下的坏死性感染也可以造成空气在皮下的积存,如坏疽。
对各系统的影响
首先表现为呼吸系统以及心血管系统的变化,其次是相关的神经体液因素引起的各个系统的变化
对于呼吸系统影响
皮下气肿首先导致CO2的吸收急剧增加,造成高碳酸血症而引起各种危害;
再者,皮下气肿造成胸廓外压增加,导致气道峰压增高,潜在气道压伤的风险。
对心血管系统影响
皮下气肿首先致使CO2吸收过多,高碳酸血症首先表现在兴奋交感神经系统,使儿茶酚胺释放大幅度增加,使血压升高,心率增快;
且高碳酸血症增加肺血管阻力,可使右心负荷加重,在心功能差的病人中,有诱发右心衰竭的危险性
对脑血管影响
高碳酸血症使得脑血管扩张,从而增加脑血流量,在PaCO2从40mmHg增加至80mmHg,脑血流量便增加一倍,使得颅内压不断增高,这对于伴有颅内病变以及存在颅高压的患者来说,存在致命的风险
治疗
通常是良性的,少量的可以自行吸收,不需特殊处理;卧床休息,呼吸氧气;
气量很大,影响呼吸,广泛性皮下气肿可以手术引流;
由于正压通气,空气通过呼吸道和肺排出形成皮下气肿,空气的压力会阻碍血流向乳房和阴囊或阴唇供血,造成这些皮肤的坏死,要求快速的充分减压
手法治疗
护理和观察
行胸腔闭式引流引起皮下气肿
与气胸类型有关:张力型及交通型易发。主要是胸腔内压力有关;
引流管不通畅:引流管过细过小,皮肤切口过小,引流管插入水面深度过深(一般插入水面深度2—3 cm为宜),容易出现引流不畅,导致皮下气肿;
皮下组织疏松:患者营养不良、恶病质,皮下组织疏松,更容易发生皮下气肿;
缝合及固定不佳:皮肤切口缝合过松引流管固定不好,患者活动度过大,或患者不配合自拔引流管道脱出,导致引流管道脱出,导致皮下气肿;
操作时放置引流管深度不够;插管后患者出现剧烈咳嗽,胸腔内压突然增高,气体沿着引流管溢出,均可能导致皮下气肿;
预防
置引流管前应做好解悉工作,嘱咐患者避免活动度过大,改变体位或活动时注意保护好引流管;
置引流管时做好进管深度标志,每天查房应仔细观察引流管的固定是否牢固、是否有脱出,引流是否通畅,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
在治疗过程中应加强营养支持治疗,对预防皮下气肿的发生也很有必要。
心理护理 弥漫性皮下气肿的患者由于情况突发,进展迅速、形象改变及不适,极易引发患者的恐惧心理。病人情绪紧张易加快加深呼吸,加重病情。应及时处理,必要时安抚病人,使病人情绪稳定。
纵膈气肿
纵隔蜂窝组织中积气称为纵隔气肿,多发生在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长期哮喘发作或胸部外伤并发高压性气胸的病人。
症状
胸闷 、 气急和烦躁 ;
有时出现突发胸骨后疼痛 ,向双肩和双臂放射。
严重时,病人头面、颈部和胸部皮下充气,极度肿胀,触诊时有捻发音,状貌吓人;
纵隔内大量积气可压迫大静脉和神经,引起呼吸困难和心率加快;严重者可导致血压下降和休克
影像学表现
1.X线表现 在后前位可见狭长的气体阴影,沿纵隔侧上升至颈部软组织,在下颈部气体表现为斑块阴影,并向外延伸,成为胸外壁的皮下气肿,并可见纵隔胸膜形成的一条 细线状致密影。在侧位上如气体充盈较多时,在心脏前与胸骨之间可见明显的透亮带。
2.CT表现可显示环绕纵隔内的气体密度线条状影,纵隔胸膜向肺野方向推移。纵隔内空气常向上沿颈筋膜间隙向胸部皮下扩散,产生皮下气体密度影。
治疗
皮下气肿本身并不可怕,及时识别潜在的病因是关键
THANK YOU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基于PLC的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论文(设计).pdf
- 银行员工谈心谈话记录内容9篇.docx VIP
- 新改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doc VIP
- 教育应该VS不应该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辩论赛 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docx
- 国考第一季数资2019行测模考大赛解析.pdf VIP
- 清新静态模板062.ppt VIP
- 养老护理毕业论文.doc VIP
-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pdf VIP
- COSMO说明书电子版.docx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知到智慧树期末考试答案题库2024年秋山东大学(威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