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糖尿病自我病情监测与相关护理PPT
全球约有3亿糖尿病患者 北京市前期患病率约15.5% 我国患病率11.6%,约1.2亿 3年并发症率46%,5年为61%,10年为98%,并发症死亡率约43%。 病 情 监 测 这都是糖尿病人,你知道吗? 您会自测血压吗 测血压前,不饮酒、不喝咖啡或浓茶、不吸烟并精神放松 室内温度适宜,安静休息5-10分钟后测量 如果用水银血压计,坐位或卧位,上臂与心脏在同一平面 右上臂连续测量数次,每次间隔1分钟以上,取两次接近值的均值 记录测量结果,以便与医生沟通 自测血压 自测体重 自测血糖 无高血压的患者建议每三个月测一次压,有高血压的患者建议每天测量 如何监测体重 2种方法判断是否肥胖:体重指数法和腰围法 体重的公斤数(kg) 体重指数:18.5~22.9 体重正常; 23~24.9 超重; 25~29.9 肥胖; 30以上 严重肥胖 腰围:女性腰围大于2尺4寸、男性腰围大于2尺7寸即肥胖 若体重指数正常,腰围超标,也属于肥胖 身高(m)2 体重指数= 自测血压 自测体重 自测血糖 自我监测血糖 血糖监测的时间点 空腹血糖 餐后血糖 餐前血糖 睡前血糖 凌晨3点的血糖 自测血压 自测体重 自测血糖 当出现血糖过高或低血糖症状时,可以随时测定,不必过于拘泥和死板 空腹血糖什么时候查 空腹血糖是指清晨空腹状态下的血糖,应该在前一天禁食8~12小时之后检查 空腹血糖反映患者前一天晚上所用药物对整个夜间乃至次日清晨血糖的控制情况 自测血压 自测体重 自测血糖 餐后血糖如何测 餐后血糖指餐后2小时血糖 餐后2小时应从吃第一口饭时计时,而不是从吃完饭开始算起 测定前必须和平时一样吃药或打针,吃饭的质与量也要和平时一样 餐后2小时血糖主要反映饮食、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的综合疗效 自测血压 自测体重 自测血糖 什么是餐前血糖 餐前血糖指午餐和晚餐前的血糖 测餐前血糖用于调整将要吃入食物的量和餐前注射胰岛素(或口服药)的量 餐前血糖建议在餐前半小时左右测量 自测血压 自测体重 自测血糖 测凌晨3点血糖的意义 测凌晨3点血糖有助于鉴别空腹高血糖的原因 若血糖 >3.9毫摩尔/升,表示有黎明现象(黎明时分出现的高血糖) 若血糖 <3.9 毫摩尔/升,表示为苏木吉反应(低血糖后的高血糖反应) 自测血压 自测体重 自测血糖 如何安排血糖监测的次数 血糖稳定的患者 每隔1~2周选择一天,查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 血糖尚不稳定的糖尿病患者 每隔3~4天监测一次全天血糖谱(4~8个时间点),以便准确了解全天血糖波动情况 自测血压 自测体重 自测血糖 哪些患者属于血糖尚不稳定(1) 新近诊断的糖尿病患者 计划妊娠或妊娠期的糖尿病患者 血糖控制不达标或病情不稳定、糖忽高忽低者 经常发生无症状性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 如老年患者或合并严重神经病变者 自测血压 自测体重 自测血糖 哪些患者属于血糖尚不稳定(2) 处于应激状态(如感冒发烧、严重感染、急性心脑卒中、严重创伤及围手术期)的糖尿病患者 日常生活习惯有所改变(如旅行、运动、饮食习惯的改变等)的患者 调整治疗方案期间的糖尿病患者 自测血压 自测体重 自测血糖 血糖监测为何要“全天候” 理想的血糖控制应是全天候的 单测某一时点的血糖,只能反映那个时点的血糖水平,而不能代表其他时间的血糖水平 自测血压 自测体重 自测血糖 需医院检查的项目 尿常规 糖化血红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 肝肾功能、血脂情况、心电图 眼部情况(应包括眼底检查) 足(血管搏动、神经病变) 糖化血红蛋白--监控血糖金标准 糖化血红蛋白能准确反应过去2~3个月血糖控制的平均水平,是国际公认的糖尿病监控“金标准” 它不受偶尔一次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影响 它不受空腹还是餐后检测的影响 自我血糖监测应和糖化血红蛋白相结合 尿微量白蛋白 眼部 足部 糖化血红蛋白 心电图 血脂 肝功能 测糖化血红蛋白的重要性 我国糖尿病治疗指南建议,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 一旦糖化血红蛋白超过7%,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加50%以上 尿微量白蛋白 眼部 足部 糖化血红蛋白 心电图 血脂 肝功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十一章 生命体征的观察及相关护理 第一节体温观察PPT.ppt
- 第十一章 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PPT.ppt
- 第十一章常用麻醉穿刺技术与护理PPT.ppt
- 第十七章临终病人的相关护理PPT.ppt
- 第十七章胃十二指肠疾病病人的护理PPT.ppt
- 第十七章+胃十二指肠疾病病人的护理PPT.ppt
- 第十七章 遗传代谢性疾病患儿的相关护理PPT.ppt
- 第十三章 现场救护与常见急症的自我处理PPT.ppt
- 第十一章 排泄 - 排尿PPT.ppt
- 第十三章 E 胃癌病人的护理PPT.ppt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1化学发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0分子荧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2色谱分离过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5气相色谱仪与固定液.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4色谱定性定量方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6气相色谱检测器.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9液相色谱固定相与流动相.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7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8液相色谱仪器与类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3 原子光谱和分析光谱.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