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导论(第二版) 王先霈 孙文宪 第十一章文本与文学史.pptVIP

文学理论导论(第二版) 王先霈 孙文宪 第十一章文本与文学史.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例如如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着重于考察戏曲这一文类在中国历史上如何形成和发展的历程,重点发展宋元时期对戏曲成熟形态的分析。 另一种比较常见的分期依据是风格和文学运动。 诸如西方文学史中的分法,古典时期的文学,启蒙运动文学,巴洛克文学,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等。 第三种文学史历史分期的方法,即把社会文化与文学的历史演变结合起来。既兼顾到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又考虑到文学和社会发展变化的关联。 如《中国文学史新著》将中国文学史从先秦到晚清的历史区分为上古文学、中世文学、近世文学三大时段。 二、文学史中的影响问题 影响是文学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正是通过影响,许多文学史实才相互关联起来。 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家总会在文学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迹,会对后来者形成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影响,或是风格技巧,或是主题原型,或是思想观念,甚至是人格特点等。 前代作家对后人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前人成为后人的楷模,同时,前辈作家对后辈作家的影响是双重的。 布鲁姆“影响焦虑”论 三、文学史中的经典 在西文中,“经典”(canon)这个概念源出于希腊文kanon,意思是用作测量工具的芦苇或杆子。后来这个词逐渐派生出“规则”或“规范”的涵义。 文学经典的功能: 1.首先,为文学创作、阅读和解释提供范本、理想和灵感。 杜甫和韩愈“无一字无来处”就是一个例证,其遣词造句均出自以往的文学经典作家的经典文本。 2.其次,它可以传播和维系某种思想遗产,因为经典乃是解释过去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载体,后人正是通过对过去的解释与自己过往的历史形成关联,同时也是通过了解过去而使当代人认同当下的美学、政治和社会的变化。 文学经典的第三个功能是它创造了一个共同的文化/文学参照系。 比如王国维、鲁迅、胡适、朱自清、王瑶等人的中国文学史著作,或斯达尔夫人、泰纳、朗松、勃兰兑斯等人的欧洲文学史著述。 通过这些典范性的文学史研究,建构了关于经典及其解释的参照系,从而确立了特定时间和空间里文学的价值标准。 文学经典的第四个功能是对作家的作用。在经典与作家之间存在着某种互惠关系,这种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经典需要后辈作家不断地模仿和学习而使其成为一种文学的历史记忆,从而使得经典不致消失; 另一方面,后辈作家又通过学习他们所赞赏的经典以及标准,努力使自己的文学文本进入经典之列。 另一方面,后辈作家又通过学习他们所赞赏的经典以及标准,努力使自己的文学文本进入经典之列。 经典可以区分为五种不同的类型: “官方经典” “个人经典” “潜在的经典” “遴选的经典” “批评的经典” 两种对立的经典标准:理想主义的经典观、政治实用主义的经典观。 第十一章 文本与文学史 第一节 何谓文学史 第二节 文学史的方法论与类型 第三节 文学史的三个问题:分期、影响 和经典 第一节 何谓文学史 文学史即文学发展演变的历史,文学史研究则是关于文学的历史研究。 中国是一个史学传统极其深厚的国度,存在着大量的文学史著述。 一、文学和文学史 班固“自古书契之作而有史官,其载籍博矣。” 司马迁作《史记》,就记载了不少文学人物,比如屈原等。 魏晋时期,文学史意识已是高度自觉,刘勰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文学史理念,《文心雕龙·时序》开篇写道:“时运交移,质文代变。” 近代以来,随着文学研究的细化和分科,文学史已成为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出现了很多重要的中国文学史著述。 西方文学研究亦有悠久的史学传统: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对不少戏剧作家和作品进行了讨论。 文艺复兴以降,文学史成为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9世纪以后,出现了不少专事于研究文学史的学者及其著述,比如斯达尔夫人(Madame de Stael)的《论德国》。 还有泰纳的《英国文学史》、勃兰兑斯的《19世纪文学主流》,以及朗松的《法国文学史》等等。 文学史是文学研究中重要的一环。一般来说,文学研究包括文学理论、文学史和文学批评三个部分。 文学史以文本为中心,但并不止于文本。 文本与其历史语境的关系,是文学史研究的核心问题。 二、文学史的对象 三、文学史的功能 文学史的功能之一是历史化。所谓历史化就是将特定文学文本带回到历史语境中去,以历史的眼光来审视它们,并作出历史的解释。 比如当我们读到陶渊明的《归田园居》,结合诗人当时的境遇,才能更好地对诗进行理解、感悟。 文学史功能之二是其文化记忆功能。文学史承担了一个重要的功能,那就是维系特定民族的文学记忆或文化记忆。 文学史功能之三是发现经典。文学史研究是一种披沙拣金的劳作,它遴选出公认的文学杰作,深入细致地考察这些杰作的历史关联,彼此可能的影响关系,以及各自的创新性和文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