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急性白血病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 2 例报告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急性白血病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 2 例报告
白观臣 ( 泰安市中心医院 山东泰安 2 7 1 0 0 0 )
【摘要】 目的: 提高对急性白血病并RPLS 的认识,特别是RPLS 的早期诊断。方法: 报道2 例急性白血病并RPLS 的诊断过程及其治疗,并进行文献复习。 结果: 经过CT 和MRI 检查并对症治疗,均好转。结论: 细胞毒药物可引起RPLS,但其预后好。
【关键词】白血病 可逆性 脑病 细胞毒药物
【中图分类号】R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7-0071-02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 RPLS) 以迅速进展的颅高压症状、癫痫发作、视觉障碍、意识障碍、精神异常为主要特征,药物只是引起本综合征的原因之一;但是近年来,药物诱发本综合征的文献报道日益增多,故应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
病例资料
患者1: 男,11 岁,2004 年6 月因“发热20 天”行骨髓形态、组化和免疫分型等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 L L),给予V D L P 方案诱导治疗4 周后达完全缓解。后序贯给予C A T—HDMT X—T A— VDLP—HDMTX 巩固强化治疗,停疗期间给予MM 维持治疗,化疗过程顺利。于2005年5月30日行大剂量甲氨喋呤(MTX)进行庇护所的治疗。应用MTX 开始治疗2 小时内进行三联(甲氨喋呤、阿糖胞苷、地塞米松) 鞘注,脑脊液压力、常规、生化正常。应用MTX 后36 小时用四氢叶酸钙解救。化疗第二天患者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 非喷射性,急查电解质正常。第三天出现抽搐发作2 次,表现为意识丧失、牙关紧闭、双眼向上凝视、双上肢抖动,持续约5 分钟。查体双瞳孔散大, 对光反射消失,颈抵抗阴性,左侧巴氏征阳性,右侧巴氏征阴性。查肝肾功、电解质正常。第七天行颅脑C T 检查示颅内颞叶、枕叶多个大片低密度病灶,周围可见水肿带。经止抽、降低颅内压、血压等对症治疗2 周后,血压正常。一月后复查颅脑CT 示异常信号消失。
患者2:女,6 岁,因“面苍1 月”于2003 年6 月23 日在外院确诊A L L,应用V P 方案治疗4 周后达完全缓解。后序贯给予C D T— H DMT X 巩固强化治疗,应用MM 维持治疗1 月后停药。于2008 年1 月16 日发现颈部包块到我院就诊,行骨穿等检查确诊为A L L 复发。给予VDLP 方案再诱导,化疗第8 天行两联(甲氨喋呤、地塞米松)鞘注, 脑脊液正常,第9 天出现幻视和视物不清,继之出现意识丧失、呼之不应、双眼向左凝视。查体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视乳头无水肿,颈抵抗阳性,四肢软瘫,双下肢有不自主运动,双侧巴氏征阴性。持续约5 小时后逐渐意识恢复。查肝肾功、电解质正常,行头颅MRI 检查示右颞叶、丘岛及岛叶、侧脑室旁异常信号,F L A I R 像可见。10 天后复查头颅MRI 示于FLAIR 序列可见双侧脑室三角区周围及双顶叶白质内片状高密度信号影。经止抽、降低颅内压、血压等对症治疗后,患儿未再出现抽搐,但出现嗜睡、倦怠。10 天后症状消失,血常规恢复后骨穿示完全缓解。2 月后复查头颅MRI 异常信号消失。
讨论及文献复习
R P L S 是一种以可逆性神经- 精神障碍及影像学改变为特征的罕见综合征。该综合征首先由H i n c h e y 等[1] 报道,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高血压、免疫抑制剂和细胞毒药物等。可能诱发R P L S 的药物有:抗肿瘤药、环孢素、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利奈唑胺、他克莫司、沙利度胺等。而甲氨喋呤、顺铂、左旋门冬酰胺酶, C H O P ( 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龙) 化疗方案[2-6] 等诱发R P L S 的相关报道较多。本文2 例患儿均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在白血病化疗期间应用大量细胞毒药物,细胞毒药物对内皮细胞产生直接毒性作用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内皮素升高引起血管收缩以及微血栓形成等,损害血脑屏障,最终导致自身调节机制紊乱[7], 使2 例患儿在没有明显血压升高的情况下,颅内循环出现高灌注,发生脑水肿,引发RPLS。而2 例患儿接受了长期化疗,先后使用过甲氨喋呤、左旋门冬酰胺酶、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龙等多种药物, 很难判断哪种药物引发的RPLS,尚有待予进一步研究。
RP LS 为一系列临床综合症,其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综合判断。常见的临床表现是无定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