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急性白血病患者院内感染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急性白血病患者院内感染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王红娟 徐仙华(综述) 葛繁梅(审校)(通讯作者)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免疫科 陕西延安 716000)
【摘要】 急性白血病患者由于疾病本身所致免疫功能低下,加之反复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皮肤黏膜屏障破坏等,极易引起感染 ,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因此,控制和预防感染是治疗急性白血病的重要环节,现将国内急性白血病患者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如何早期干预及预防做如下综述。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 院内感染因素 预防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1-0369-02
国外研究报道,急性白血病患者(AL)的院内感染率30%-45%,而国内报道显示其感染率高达47.41%-94.30%,例次感染率24.33%[1]。在院内感染的部位分布中,约50.6%为呼吸道感染,这主要与疾病本身导致免疫力低下有关,且呼吸道与外界相通,病房中含细菌气溶胶易吸入,机体对口腔、呼吸道细菌及分泌物的清除能力下降,化疗药物对呼吸道粘膜的破坏作用,使正常的粘膜保护屏障受损,不能抵抗外界细菌入侵。所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相关研究表明约占51.8%,而革兰阳性菌占29.4%,真菌18.9%,革兰阴性菌比例偏高,且有逐年升高之趋势,可能与头孢三代及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广泛使用有关。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如下[2]:
1 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1.1年龄 年龄是影响急性白血病患者院内感染的最主要危险因素,这与老年人生理机能的衰退尤其是免疫功能减退,皮肤黏膜防御功能减弱以及原有的各种慢性基础疾病有关,另外老年患者骨髓的造血功能减退,不能有效地代偿化疗药物对造血系统的损害,其化疗后骨髓抑制严重,中性粒细胞明显减少且长时间不能上升有关。
1.2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无杀伤作用,目前仅用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以VP方案为基础,可抑制患者的免疫功能,并且诱发或加重、掩盖感染。
1.3化疗与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 化疗诱导期感染率显著高于强化及维持治疗期,因为诱导治疗期化疗强度大,可致骨髓抑制,使正常中性粒细胞数目严重减少,大剂量、强烈、反复化疗化疗可使中性粒细胞数持续减少,难以在短时间内上升,增加感染几率。
1.4住院天数 住院时间与院内感染密切相关,患者住院时间越长,暴露的易感因素机会和强度就越大,耐药菌株定植率越高,感染率越大,相关研究表明[3],住院天数lt;15d,15-30d,≧30d的院内感染率分别为5.2%,31.3%,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院内感染率增加,同时院内感染的发生可致住院时间的延长,两者互为因果。
1.5抗生素应用 长期、大量广谱抗生素的应用虽可杀死或抑制敏感的病原菌,但同时又杀死正常菌群,使得耐药菌株大量繁殖,成为优势菌破坏了宿主自身正常菌群的平衡,从而导致机体对多种抗生素天然耐药,耐药的条件致病菌所致的感染更难控制[4]。加之患者原发病引起免疫力低下,极易合并真菌感染,真菌感染早期诊断困难,死亡率高。
2 早期预防及干预措施
鉴于以上危险因素分析,应做到如下几点[5]:1.应加强个人卫生管理,预防口腔、肛周及皮肤感染。2.注意饮食卫生,不食生、冷难消化食物,高度易感患者应做到无菌饮食。3.定期对血液病房消毒,易感人群应安置在无菌层流病房或已消毒的单人病房,加强支持治疗,使患者度过易感期。4.掌握抗菌药物使用原则,积极送检标本寻找病原菌,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结果未报可根据经验选用抗生素,但应避免抗生素滥用。5.密切监测血象变化,如中性粒细胞下降或粒缺,高度警惕,尽早使用用粒细胞刺激因子,以缩短骨髓抑制时间,减少粒缺时间。6.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加强医务人员的卫生意识,减少医源性感染。7.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量缩短住院时间,以避免交叉感染,降低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存活率,临床医务工作者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周文静,马筱玲,高摇 朋,等援 恶性血液病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布[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1,11(4):291-4.
[2] 金广霞,夏瑞祥,金凤波等.77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院内感染的临床分析[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 2012 ,47 (2) : 213-216 .
[3] 王爱红,王占聚,唐英等.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山东医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