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异常与抗凝治疗的必要性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异常与抗凝治疗的必要性
郭宇 (山西省忻州市人民医院血液肿瘤内科 山西忻州 034000)
【中图分类号】R7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9-0029-01
【摘要】 目的 观察恶性肿瘤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和血小板(PLT)含量的变化和意义。方法 25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PT、APTT、FIB、FDP、 D-二聚体和PLT测定,与20例健康人比较。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FIB、FDP、D-二聚体较健康对照者增高。PT、APTT、PLT无明显变化。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发生栓塞等并发症,应重视这些患者的抗凝治疗。
【关键词】恶性肿瘤 凝血功能 抗凝治疗
恶性肿瘤通过多种机制破坏机体的凝血、抗凝系统,导致患者凝血功能异常。凝血功能紊乱是恶性肿瘤的第二大并发症,患者可能在血栓栓塞性疾病发生时或数月、数年后发生恶性肿瘤。1865年法国Armand Troussean教授首次报道静脉血栓与肿瘤之间存在联系。凝血与肿瘤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本文对25例恶性肿瘤患者凝血指标分析,进一步说明抗凝治疗的必要性。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在我院住院诊治的25例经病理和影像学检查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男18例,女7例,年龄42-85岁,其中肺癌7例,前列腺1例,胃癌4例,大肠癌3例,淋巴瘤2例,上颌骨癌1例,宫颈癌2例,食管癌3例,卵巢癌1例,胰腺癌1例。
1.2研究方法 ⑴凝血功能检测:清晨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2.7ml于枸橼酸钠抗凝管,混匀后行3500r/min离心5分,应用贝克曼血凝TOP-700机检测PT(凝固法)、APTT(凝固法)、FIB(凝固法)、FDP(免疫比浊法)、D-二聚体(免疫比浊法)。⑵血小板计数检测:清晨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2ml于EDTA抗凝管应用sysmex血常规五分类机(xs-800i)检测。
1.3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以-xplusmn;s表示,恶性肿瘤组和对照组间PT、APTT、FIB、FDP、D-二聚体和PLT水平差异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的FIB、FDP、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表1),但 两组间PT、APTT、PLT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表1)。
3分析与讨论
恶性肿瘤患者存在明显的凝血功能紊乱,静脉血栓栓塞(VTE)是肿瘤患者的一个主要并发症,恶性肿瘤患者中VTE的发生率是非肿瘤患者的4-6倍,而恶性肿瘤相关的VTE占所有VTE患者的20%。本文所收集病例中有1例膀胱癌、1例淋巴瘤、1例肺癌患者同时合并VTE。自发性VTE可能为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指征。临床可通过一些血栓形成迹象提高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率。
恶性肿瘤患者易形成血栓的病理机制:主要包括高凝状态、血管损伤和血流淤滞等。恶性肿瘤引发高凝状态的机制是复杂的,涉及多种可变因素的相互作用,打破了促凝与抗凝之间的平衡。血流异常常见于长期卧床的恶性肿瘤患者,由于活动减少或血管被巨大肿块压迫等均可导致静脉血流淤滞,缓慢的血流可活化凝血因子,延迟清除凝血因子,内皮缺氧受损等而易发生血栓栓塞。癌细胞可使机体血液成分发生改变,完整的癌细胞和其脱落的膜泡均显示促凝活性,并直接形成凝血酶,促凝物质主要有组织因子(TF)和癌性促凝物质(CP)。尽管有30%—60%的肿瘤患者血小板增多,但血小板数目的增多并不增加血栓形成的危险。而由于肿瘤细胞诱发凝血酶生成和产生ADP可使血小板活性增加引起高凝状态。此外,癌细胞浸润使血管断裂及癌细胞本身分泌一种血管渗透因子使微血管渗透性增高等原因使血管壁异常,血液在促凝物质的作用下很快凝固。肿瘤细胞可直接活化凝血系统,促进血栓形成,或通过与机体细胞相互作用而产生或表达促凝血因子。肿瘤产生的促凝血因子也可导致DIC。腺癌分泌粘液中富含的唾液酸分子可引起Ⅹ因子的非酶性激活。研究表明,肿瘤患者与DVT相似均处于高凝状态,肿瘤伴DVT者的程度更重。肿瘤细胞可直接侵犯血管或通过分泌血管穿透性因子而损伤内皮细胞。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和留置导管也容易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损伤。化疗药物也可直接损伤内皮细胞。接受手术患者比非手术患者发生血栓的危险性高3倍,除术后需卧床外,手术本身能激活凝血途径。一些治疗肿瘤相关的药物如雌激素、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集落刺激因子也增加了栓塞的危险。
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引领时尚潮流的可持续时尚品牌.pptx VIP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全套).pdf VIP
- 版鲁科版英语四年级上册教案.doc VIP
- 一种脱除1,3-丙二醇中微量醛基杂质的脱除方法.pdf VIP
- 国投证券-宁德时代-300750-全球锂电行业龙头全球化布局推动发展.pdf VIP
- 2023-2024学年上海市向明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卷含详解.docx VIP
- 《婴幼儿动作发展与训练》教案 第8课 2~3岁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与训练.docx VIP
- MT-500系列说明书(济南华电)-20101216.pdf
- 养成亲社会行为++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开学第一课-初中开学第一课班会.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