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粟裕大将战争实践看安全边际的应用
从粟裕大将战争实践看安全边际的应用
从粟裕大将战争实践看安全边际的应用
以前香港人说中国只有三个半军事家,其中一个在国民党,另外两个半都在共产党。那“一个”指的是白崇禧,而“两个半”则是林彪、刘伯承和粟裕。粟裕大将作为杰出的军事家,前后直接指挥了新四军及华中(华东)野战军的一系列著名的战役,如黄桥决战、苏中七战七捷、宿北战役、鲁南大捷、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沙土集战役、豫东战役、济南战役,并实际指挥了淮海战役大部和渡江战役东、中段。看见这一连串熟悉而重要的战役名称,你就不难理解“粟裕是否应该位列元帅”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话题的原因了。最近我慕名通看了粟裕大将口述编纂的《粟裕战争回忆录》(以下简称《回忆录》)一书,感触很多,因为我自身的投资者身份的缘故,在这里,就只谈谈我对粟裕军事指挥艺术与投资安全边际理念之间的一些共通或相似之处吧,这也是我感触最深的地方。
《回忆录》里详细描述了粟裕作为战役指挥员在历次战役指挥中作出决策的前因后果及主客观、敌我情况的繁复变化,以及事后的反思和总结。从粟裕大将的战争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特点,就是他指挥的战役有很多是敌强我弱、敌众我寡,想不败难度很大,但最后却取得歼灭性的完胜。林彪评价道:“粟裕尽打神仙仗!” 比如:
黄桥决战:敌3万人,我仅7千人,敌我对比高达4.3:1,结果却是歼敌1万人,歼敌数量达到我军参战兵力总数的1.4倍;
苏中七战七捷:敌12万人,我仅3万余人,敌我对比3.5:1,结果七战共歼敌5.3万人,歼敌数量达到我军参战兵力总数的1.8倍;
莱芜战役:敌45万人,我22万人,敌我对比2:1,结果仅3天时间,我以伤亡区区8千人的代价取得了歼敌近6万人(!!!)的光辉胜利;
……
看了上面那些吓人的敌我力量对比数据,和辉煌的歼敌数据,我们可能会想,粟大将具体是怎么做到的呢?就像我们看见巴菲特几十年赚了几百亿美元,也会想,他是怎么做到的呢一样。答案说复杂,就很复杂,原因包括军心聚散、民心向背、统帅优劣、历史的必然偶然等等;说简单,又可能很简单,那是因为粟裕坚决地贯彻执行了“安全边际”原则,即如果我和你1对1打能不败的话,那我就努力寻找机会在局部战场用2-3个人来打你的1个人,留够1-2个人的安全边际,有时甚至3-4个人的安全边际,总之绝不打无把握之仗(如果怎么也找不到这样的机会,我宁可撤退溜走、丢土失地也不和你纠缠),结果当然是瞬间就可以把你的1个人消灭干净,然后再在另一个地方来个2打1、3打1甚至4打1,然后简单的事情重复做,最后成就了粟大将的歼敌神话。
什么?你不信?那就让我们来看看粟大将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吧!
(一)黄桥决战:
敌3万人,我仅7千人(其中新兵2千人,共4-5千条长短枪,其余为梭镖),敌我人数对比高达4.3:1。但所幸敌人并不是3万人一齐奔我总部黄桥镇杀过来,(否则就没有安全边际可言了),而是兵分四路(每一路有多有少)。于是,判明敌情后,粟裕仅留2千人新兵守黄桥(尽量拖住敌人攻城时间),另外集中了约5千人主力(基本上就是他所能拉得出来的全部力量),于其中一路的半道设伏,专等敌主力一部3千人来,利用隐蔽、突袭、险要地形等有利因素,务求全歼和速战速决,(此地5打3,再加有利因素,安全边际至少有40%以上)。待歼灭后,立即全数转移到黄桥镇,力求把另一路的攻城敌人包围,再来一次同样有安全边际的歼灭战。然后再伺机追击剩余的敌人。
结果:首战仅用3小时即全歼了敌主力一部3千人,然后立即转移至黄桥镇外围,追上并包围了另一部攻城的敌人,(守城比较凶险,黄桥镇差点被攻破)。这一路敌人也被歼灭后,其余的敌人非常惊恐,夺路而逃,溃不成军,我乘胜穷追,把韩德勤的前线老窝——海安城都一鼓作气夺下来了(相当于白捡的)。此战共歼敌1万人,歼敌数量达到我军参战兵力总数的1.4倍,从此新四军在苏北彻底站稳了脚跟。
点评:这是一场被逼无奈不得不打的险仗,敌我力量悬殊,但粟裕找到了局部以多打少的较好机会,安全边际足够,可以迅速全歼之,导致以后的战局向对我有利的方向发展了。
(二)苏中七战七捷:
敌12万人,我仅3万余人,敌我对比3.5:1。但同样,敌人兵分多路而来,粟裕则“任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华中野战军几乎倾巢而出,集中兵力玩“全攻全守”,首战先寻找安全边际最大的敌人歼灭之,然后依次寻找足够安全边际的战机,各个击破之:
111 1、首战宣泰:
“敌不动,我不动;敌一动,我先动。”我不等敌人开始实施分路进攻,就全军摸到敌人一路的出发地宣家堡、泰兴,首先进攻,以2-3万人打敌4千人(6打1,安全边际高达80%)。敌人绝想不到我在总兵力明显劣势的情况下还会来主动进攻,毫无防备,结果我得以迅速结束战斗,歼敌3千人。然后发扬不怕累精神,出敌不意地迅速远距离转移兵力至一百几十里外的如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