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披文究深意,微言见真情——诗文赏析教学心得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披文究深意,微言见真情——诗文赏析教学心得
陈永久 陕西省长武县昭仁中学 713600
对经典诗文的解读、赏析历来见仁见智,难有归于一致的定论。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经典诗文更不例外,闪烁其中的精彩的句、段,妙用的字、词,如果细心阅读,潜心品味,调动联想与想像,沉浸其间,反复咀嚼,耐心琢磨,往往会有新奇、独到的发现。作为语文教师,若能引领学生披文究其深意,引导学生探察诗文中的微言真情,既不失为一种赏心乐事,更可以在长期耳濡目染的浸淫中让学生领略到传统文化的神奇魅力,发掘优秀诗文中潜藏的动人之处,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逐步形成创新意识,并点染其悟性,熏陶其性情。
一、尽得风流,“空”字传神
唐代诗人岑参的名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展现了西北边陲特有的壮丽雪景,更表达了友人间难以割舍的情意,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自是千古传诵的名句。笔者在多次指导学生赏析全诗的过程中,对末尾两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情有独钟,每每吟诵,总感到其文韵味悠长、其情蕴含深远。
且看诗人笔下的挥别场面:武判官终于踏上归途,留守者目送友人渐行渐远,随着峰回路转的山势,友人的身影终于消失在茫茫雪野之中,呈现在眼前的只是一片空荡荡的雪原、一行行空洞洞的马蹄印。友人走了,风雪载途,前路漫漫,今夜将宿何处,何时才能平安归去,何日我们才能重逢聚首?友人已然南归,我和我的将士们何年才能告别这冰天雪地的北国,踏上归程……关切、挂念、焦虑、各种离愁别绪在这个特定场景中郁结于心,让他无法回返,只能痴痴地盯视着眼前深浅不一的马蹄印,让内心对友人的思念、挂怀,对戍边将士命运的担忧、关注,一如那纷纷飘落的雪花,一点一点,一点一点的落满、填平……
雪花抹去了友人留下的马蹄印,对友人的祝愿、系念却填满了送行者的心房。诗人伫立远眺的身影,眼前的空旷迷茫与内心的愁肠百结,让人真切感受到边塞的苦寒生活,既有金戈铁马的豪壮,更有丰富细微的情感体验,令人心动,惹人伤感,莽莽雪原的寥廓、苍茫也难以抹去战友间的深深情谊、款款深情。
岑参用一个“空”字生动地表达出了种种难以言述的复杂情感,既写眼前景,更抒胸中情,让千年之后的我们每每读来,依然会心生愁怅,回味无穷,唏嘘不已。
二、形神兼备,“落”字含情
古往今来,中秋咏月诗词浩如烟海,作为中国诗歌黄金时期的盛唐更是佳作纷繁,美不胜收。其中,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令人耳目一新,缘于诗的后两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最能惹人心动的莫过于“落”字,既新颖又传神,把无形的情绪、愁思融入了有形的清辉之中,把郁结于心的情感寄托于遍地摇曳不定的遍地月华,让诗人内心的一腔愁绪变得可视、可触,甚至可以轻揽入怀。无尽的情思犹如清冷的月光,洒向人间,洒向千万离人的心头,让人叹服诗家细致入微的观察、独到的感受和动情的倾诉、奇崛的表达。
三、景情互映,物人相融
唐代文学大家柳宗元才情卓绝、抱负远大,却一生坎坷、半世飘零。撼人心魄的艺术作品不会诞生于平淡之中,柳宗元的经历典范地证明了这一点。他的系列山水游记即景生情、托物言志,犹如一首抑郁忧伤的古典乐曲,如同一幅寂静清幽的山水画卷,更像一部换景移步的风光微片,观之惹人伤感,思之令人动容。其中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小石潭记》就是不可多得的文言精品。
且看作者笔下的小石潭:水清冽,石奇异,树蓊郁,幽静压抑之情顿生;幸而潭中游鱼“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给寂寥落寞的画面平添一丝生机。但是,长期郁积于胸的悲凉不可能借此一扫而空,这“相乐”是短暂的,作者心头的忧郁是长久的。笔者认为,柳宗元之“乐”在于他从小石潭中照见了自己的影子。因为他与小石潭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柳宗元被贬出京,置身蛮荒之地;小石潭地处荒山僻壤,人迹罕至。柳宗元遭遇排挤,才华横溢却屡受打击;小石潭景色秀美却无人欣赏。尽管物与人不同类属,但相同的境遇让一代文学大家触景生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柳宗元是人间的小石潭,而小石潭就是自然界的柳宗元!
心念至此,柳宗元当然“不可久居”,幸而“记之而去”,给我们留下了这篇文采洋溢、情感充溢的山水游记佳作。
四、巧中见奇,蕴藉无穷
古人长于观察,善于描摹,巧于表达,今人亦不逊色。中学语文课本中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一文,便是写景散文中不可多得的精品。其中第三段,更是犹如一件让人赏玩不够、难以割舍的工艺珍品,每每摩挲把玩,每每有新的惊喜。老舍笔下的济南,有秀丽的山、秀气的树,更有秀美的雪、雪中的山、雪中的树,堪称完美的搭配、绝妙的组合,经过老舍生花妙笔的点染,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