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视纪录片评论写作
电视纪录片评论写作
主讲教师:杨烁
概述
一般以电视为主的院校,考试多以电视作品为主,就往年的情况综合来看,多半是电视纪录片和专题片,因为电视纪录片是电视作品中最有文化含量的类型,同时也综合了电视的各个表现要素,对于考生文字及感受能力的考察最具有综合性。
主题评论
人是纪录片永恒的主题,题材的人文性是纪录片的最大特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纪录片中创作者追求以本来的面目来表现人。生与死、爱与恨、善与恶、同情与反感、生存与抗争、美的追求等,强调人文内涵、文化品质等等。这些尽管受到价值观念、生活经历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但是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体验却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纪录片《沙与海》
《沙与海》主要讲述了一户牧民和一户渔民的生活;牧民刘则远一家生活在宁夏和内蒙古交界地区的腾格里沙漠中,他们在沙化的土地上种植青稞等粮食,饲养羊群,依靠骆驼运输,每年的收入大约五千元;渔民刘丕成一家生活在辽宁半岛上的一处孤岛井洼岛上,他承包了附近的一处海域搞海产养殖,当地人传说他已经有了三四十万元的家产并在城里买了房子。每当沙漠中遇到大的风沙,刘则远种植的的粮食就会颗粒无收,而且在外面运输的骆驼也会死掉不少,生活很是艰苦;而刘丕成一家如果遭受大的海浪,漂浮在海面上的海产品就会都被吹散,他要耗费很大的精力才能收拾好。这部片子的内容很简单,展示的是普通人的生存状态,但是它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些我们所不了解的人,和我们完全不一样的生活。它注重对于人性的把握,在人与自然的对抗中,既有对自然的忍让和谦和,又有顽强的生存意志,展现了人类的坚韧不拔之美。
电视纪录片表现形式的变迁
电视纪录片表现对客体对象具有个性化特征。具体的事件、具体的人物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性,是纪录片创作的基础。90年代纪录片的叙述视点趋于人性化、人情化、题材的视角转向普通人的普通生活,从个体化对象入手来展现现实。创作方法上也逐渐改变了那种用解说词对人物进行权威抽象和归纳的方式,而多以伴随的方式,声画结合地记录表现对象在一定时空内真实的生活面貌。
纪录片的人性表达
《望长城》使纪录片发现了人,以人的生存状态为表现对象。90年代初,上海电视台的《纪录片编辑室》把目光直接投向城市人群,有退休老人(《老年婚姻咨询所见闻》)、有身患绝症的病人(《呼唤》)、有弄堂里的居民(《德兴坊》)、有外地来的打工者(《毛毛告状》)等等。制片人刘景琦说:“上海多的是人和人之间的事,所以我们就定位我们的纪录片发展关注人。”
1995年11月8日,《东方时空.生活空间》正式打出“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旗号,一时间这句话几乎成为中国纪录片的代名词,当纪录片提出反对矫情伪饰的美学观念,开始直面生活的探索时,人性化的主题,情节化的叙事就成了纪录片创作的必然走向,因为现实生活本身就是由这些普通的人、普通的事以及普通的经历所构成的。考生在纪录片进行主题的评论时,必须扣紧人、人性、人的生存状态。
纪录片《献给大山的爱》
2005年创作的《献给大山的爱》开头,当一群人行进在山间小道上时,运用长镜头记录他们边走、边唱《相逢是首歌》……
解说词谈到:2003年8月,参加首批“西部计划”志愿者行动的40名大学生志愿者,奔赴到了贵州省习水县的11个边远极贫困镇乡,开展为期1~2年的志愿服务。运用带有歌唱的同期声做片子的开头,给观众以产生悬念和“先声夺人”的视听效果。
现场的同期声有渲染气氛、传达情绪、阐释画面的作用
《献给大山的爱》的中部,一群志愿者围着熊熊的篝火,共度中秋佳节时,当现场播放的CD音乐《相逢是首歌》响起时,大家手拉着手,情不自禁地随音乐的节奏唱起来。
这里把CD音乐与志愿者现场演唱的同期声音进行混合,表达了志愿者甘于奉献、勇于吃苦、扎根山区的奉献精神。在混合的声响中,插入熊熊燃烧的画面,寓意青年人火热的情怀,这一段落即把当晚的活动推向高潮、也把整个片子推向高潮。
在创作纪录片时,力求根据主人公的特点、爱好,寻求原生态的山歌和现场演唱的音乐或乐曲。
纪录片《龙脊》
山歌的出现,预示着四季的交替;
片中女孩唱的民谣表达了当地人对于女孩子上学的不屑,男女不平等的现实和贫穷的境况;
音乐中隐藏着的是对内容意义的阐释,对编导意图的表述,对影片主题的升华。
纪实主义拍摄手法的评论
纪实主义强调尊重生活的原始形态,强调纪录片保持一种符合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的逼真性,这就决定了普通人及其生活成为纪录片的主角。社会观念上对生活对人的尊重,使电视纪实开始直接关注人,关注人的生存状态。
纪录片《龙脊》的纪实主义表达
陈晓卿的《龙脊》是纪实主义拍摄手法的典范之作。这部作品以广西龙脊山区人民为创作原型,用非虚构的叙事、纪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大量采用跟拍镜头、抓拍镜头,同时更多地运用客观性强的全景描绘一个恒久的中国村落里的一群的百姓形象。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医疗机构内麻醉、精神药品使用与管理制度.docx VIP
- 重庆市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2018-建筑工程.docx VIP
- 重庆市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2018建筑工程.docx VIP
-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卷(全解全析)(苏州专用)-A4.docx VIP
- 周杰伦所有歌词(14张专辑-包括床边的故事)呕心沥血已经整理完毕可打印.doc VIP
- 中古时期郡望郡姓地理分布考论.docx VIP
- 机械工程材料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毕业论文-关于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的调查与探讨.docx VIP
- 2025年高压电工证题库(附答案).docx
- 智慧工地整体解决方案(投标方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