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与职业病--物理性有害因素及其所致职业病高低温.ppt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物理性有害因素及其所致职业病高低温.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物理性有害因素及其所致职业病高低温

* * 物理性有害因素及所致职业病 概 述 生产环境中与劳动者健康密切相关的物理因素包括:气象条件(气温、气湿、气流、气压)、噪声和振动、电磁辐射等等。与化学因素相比,物理因素具有如下特点: 1、除激光为人工外,其他因素在自然界均有存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因素不但对人无害,反而是人体生理活动或从事生产劳动所必需的,如气温、可见光等。 2、一种物理因素都具有特定的物理参数。物理因素对人体是否造成危害以及危害程度的大小,与这些参数密切相关。 3、作业场所中的物理因素一般有明确的来源,当产生物理因素的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这种因素出现在作业环境中并可能造成健康危害。一旦装置停止工作,则相应的物理因素便消失。 4、作业场所空间中物理因素的强度一般是不均匀的,多以发生装置为中心,向四周传播。若没有阻挡,则随距离的增加呈指数关系衰减。在进行现场评价时应注意这一特点,并在采取保护措施时充分加以利用。 5、有些物理因素,如噪声、微波等,可有连续波和脉冲波两种传播形式。不同的传播形式使得这些因素对人体危害的程度会有较大差异,因此在制订卫生标准时需要分别加以考虑。 6、在许多情况下,物理因素对人体的损害效应与物理参数之间不呈直线的相关关系。而是表现为在某一强度范围内对人体无害,高于或低于这一范围才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并且影响的部位和表现形式可能完全不同。 与化学因素相比,生产环境中的物理性的特点? ⑴生产环境中的物理因素在自然界中均有存在。 ⑵每一种物理因素都有特定的物理参数。 ⑶物理因素大都有明确的来源,当产生物理因素的装置停止工作后,其因素就会消失。 ⑷作业场所中物理因素的强度一般不是均匀分布的,多以装置为中心,向四周传播。 ⑸噪声、微波等物理因素可有连续波和脉冲波,在制度卫生标准的时候需要分别加以制定。 ⑹在许多情况下,物理因素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与物理参数不呈直线相关关系。 根据上述特点: ①研究物理因素除研究其不良影响或危害外,还应研究其“适宜”范围,以便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②除了内照射以外,绝大多数物理因素在脱离接触后,体内便不再残留。因此对物理因素所致损伤的或疾病的治疗,不需要采取“驱除”或“排出”的方法,而主要是针对损害的组织器官和病变特点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③对作业场所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时对有关参数进行全面测量,同时,针对物理因素采取预防措施时不是设法消除这些因素,也不是将其减少到越低越好,而是设法将这些因素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④超出正常范围且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技术措施和个人防护难以达到要求时,缩短接触时间,以保护劳动者健康。 2 气湿 生产环境中的气湿以相对湿度表示,相对湿度大于80%为高气湿,低于30%称为低气湿。高气湿主要由于水分蒸发和蒸汽释放所致,如液体蒸煮的缫丝、印染、屠宰等工艺和矿井作业。低气湿可见冬季高温车间的作业。 3 气流 生产环境中的气流动力来自于外界风力和厂房中的热源。室内外温差越大,产生的气流越大。 4 热辐射 热辐射主要指红外线和一部分可见光的辐射。太阳和生产环境中的各种熔炉、燃烧的火焰、熔化的金属等热源均能产生大量热辐射。红外线不直接加热空气,但可使照物体加热。 正辐射:物体表面温度超过人体表面温度时,物体向人体传递热辐射而使人体受热。 负辐射:周围物体表面温度低于人体表面温度时,人体表面向周围物体辐射散热。 生产环境中的气象条件,除随不同季节大气条件的变动而改变外,也受生产场所的生产设备、生产情况、热源的数量和距离、厂房建筑、通风设备等条件影响。 (二)高温作业的类型及接触机会 高温作业 系指工作地点有生产性热源,以本地区夏季室外平均温度为参照基础,工作地点的气温高于室外2℃或2℃以上的作业。 一般将热源散热量大于23W/m3的车间称为热车间或高温车间。 工作地点指工人因生产操作经常停留的地方。 1 高温作业的类型 (1)高温、强热辐射作业 如冶金工业的炼焦、炼铁、轧钢等车间;机械铸造工业的铸造、锻造、热处理等车间;陶瓷、玻璃、搪瓷、砖瓦等工业的炉窑车间;火力发电厂和轮船的锅炉间等。 这些场所的气象条件是气温高、热辐射强度大,而相对湿度较低,形成干热环境。 (2)高温、高湿作业 其特点是高气温、气湿,而热辐射强度不大。主要是由于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水蒸气或生产上要求车间内保持较高的相对湿度所致。如造纸、印染、纺织工业中的蒸煮作业。 (3)夏季露天作业 南方的夏季露天作业,如建筑、搬运、露天采矿以及各种农田劳动等。 (三)高温作业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 1.体温调节 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热交换可以热平衡公式表示 S=M-E±R±C1±C2 S----热蓄积; M---代谢产热;E---蒸发散热;R---辐射散热或获热; C1---对流散热或获热;C2---传导散热或获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