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耳聋与遗传
耳聋与遗传
耳聋与遗传
遗传性质:综合性耳聋、非综合性耳聋
听力受损程度:轻度、中度、重度、深度
听力下降频率:低频、中频、高频、全频
耳聋的性质:传导性、感音性、神经性、混 合性
耳聋发生的时间:语前、语中、语后
听力下降:进行性、非进行性
传导性聋(conductive deafness):是因外耳中耳有病变,使声音传导过程发生障碍,而引起耳聋。常见致聋原因有外耳道盯聍、异物、炎症、先天性耳道闭锁、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先天性畸形,肿瘤,大疱性鼓膜炎,耳硬化症早期等。
由于内耳耳蜗螺旋器发生病变引起的听力障碍称感音性耳聋(临床上还将内、外淋巴及基底膜病变引起的内耳导音性聋亦概括在感音性耳聋中),神经传导径路发生病变引起的耳聋称神经性耳聋。但临床上通常不易鉴别两者间的异点,故常将两者合并称为感音——神经性耳聋。所以,临床上各种急慢性传染病的耳并发病、药物或化学物质中毒、迷路炎、膜迷路积水、颞骨骨折、听神经瘤、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脑血管硬化或痉挛等引起的耳聋及老年性耳聋均可概括在感音神经性耳聋之中。
混合性聋(mixed deafness):传音和感音机构同时有病变存在。如长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硬化症晚期、爆震性聋等。
同糖尿病、癫痫等很多遗传性疾病一样,耳聋也具有遗传倾向。
遗传性耳聋
人类遗传的物质基础是染色体,它存在于细胞核内,共有23对,其中22对称常染色体,1对与性别有关,称性染色体。这些染色体,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也就是说,父母在向子女传递遗传信息时,首先把自己的染色体分成相等的两组,然后再两两随机组合传给下一代,这样,父母的一些特征就传给了子女。 既然如此,为什么有些先天性聋的父母所生的孩子并无听力障碍,而有些听力正常的父母却生下了耳聋的孩子?有的家族中可以有几个先天性聋的孩子,而有的家族中只有一个聋人呢? 答案就是个体遗传背景即遗传方式的不同决定了临床表象的不同。
耳聋是怎样遗传的
耳聋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在新生儿中发病率约为1/1000,约60%的耳聋患者有遗传背景。按表型特点不同分为综合征性耳聋(SHI)和非综合征性耳聋(NSHI)。根据遗传方式不同将遗传性耳聋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D)、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R)、X连锁遗传、Y连锁遗传及线粒体遗传五类,其中以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耳聋最多见,约占75%-80%。至今确定的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非综合征性耳聋有关的基因座位有60个(基因座位以DFNB命名),已经克隆的基因有20个。
GJB2基因:耳聋易感基因
GJB6基因
MYO7A基因
SLC26A4基因
TMC1基因
TMPRSS3基因
OTOF基因
CDH23基因
USHIC基因
TECTA基因
CLDN基因
MYO6基因
GJB2 -----想说爱你不容易
在哪里?
定位在13q12区域,与DFNB1的表型相关,以轻度至极重度的语前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为多见,亦可表现进行性听力损害。
长什么样呢?
GJB2基因全长 4804 bp, 编码区 678 bp, 含 2 个外显子,编码缝隙连接[H1]蛋白connexin26(Cx26)。Cx26是一种β[H2] 连接蛋白,有 4 个结构域(多肽链的独立折叠单位),它的 6 个亚单位结合在一起构成连接子,多个这样的连接子集合成簇即为缝隙连接(gap junction)。 [H1]也叫通讯连接。基本结构单位是连接子,每个连接子长 7.5纳米,外径6纳米,由6个相同或相似的跨膜蛋白——连接子蛋白环绕而成
[H2]大部分蛋白质分子结构中往往有两种主要的折叠形式:α-螺旋与β片层结构。
在哪里表达呢?
在内耳非感觉细胞如齿间细胞、内沟细胞、支持细胞及邻接螺旋韧带的外沟细胞(又称根细胞),在结缔组织如耳蜗血管纹、基底膜、螺旋缘及前庭间质细胞亦有表达,在耳蜗的 Corti 器, Cx26是表达最强的连接蛋白[3]。
变化多端
种族特异性
遗传异质性
不能没有你
GJB6
如何发现的?
编码connexin30蛋白
GJB2与GJB6编码的蛋白质有77%序列同源
GJB2和GJB6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MYO7A
在哪里?
有何特点?
有何作用?
突变后,会引起哪些变化?
基因检测技术现状及意义
由于导致语前聋的环境因素的存在,有时无法判断患者是否为遗传性耳聋,因此对常见基因突变的常规筛查与鉴定,给遗传咨询带来很大帮助。 目前,在美国和欧洲的遗传性聋人群中,已发现数个耳聋重点基因,其中GJB2基因及PDS基因检测被美国哈佛大学儿童医院以及爱荷华大学医学中心列为常规临床检测项目。在我国,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已将GJB2基因、PDS基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曾经》电影赏析.pptx VIP
- 钛合金薄壁鼓筒类零件加工变形控制.doc VIP
- 一种具有去除异味和抗菌功效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pdf VIP
- 标准图集-15G107-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表示方法及示例(剪力墙结构).pdf VIP
- 公路统计年报要求及报表制度讲解.pptx
- TUCST007-2020 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技术标准.pdf VIP
- 临床营养病例讨论.ppt VIP
- 基层常见病的诊疗与管理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世界水日-节约用水主题班会.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