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记事(元朝高德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平江记事(元朝高德基)

平江记事(元朝高德基) 平江記事  (元)髙德基 撰   提要   《平江记事》一卷,元高德基撰。德基,平江人。尝官建德路总管。书中记干文传修辽、金、宋史事,则当成於至正中矣。所载皆吴郡古迹,而亦兼及神仙鬼怪、诙谐谣谚之事,可裨图志佚闻。其间不免疏谬者,如引图经“虞山者巫咸所居”,而不知其语出《越绝书》;引《吴越春秋》“稻蟹不遗种”,而不知其语出《春秋外传》。又“胥苏”二字,古本通用。《左传》申包胥,《战国策》作勃苏,是其明证。故《国语》、《史记》皆作姑苏。德基以苏为後人之讹字,尤为失考。然其序次详赡,条理秩然,足供采撷者甚多,亦龚明之《中吴纪闻》之流亚也。其体不全为地志,亦不全为小说。例颇不纯,无类可隶。以其多述古迹,姑附之地理类杂记中焉。   虎丘初名海湧,呉王闔閭葬其下。池廣六十步,水深一丈五尺,銅棺三重,澒池六尺,玉鳬之流,扁、諸之劒三千,槃郢、魚膓之劒在焉,發卒六十萬人治之。葬三日,白虎蹲其上,故名虎丘。舊傳又云,秦始皇帝因循海右,自滬瀆經此山,欲發王墳,取其寶鍔,忽有白虎出而拒之,始皇帝挺劔刺虎,虎奔去不見,乃改兹名。山去呉縣西九里二百步,高一百三十丈,周二百一十丈。東晉成帝咸和二年二月二十五日,獻穆王珣同弟中書令珉捨宅為寺,始則一山中分二寺,就劔池東西建之,宋初合為一寺。山在寺中,門垣環遶,包羅勝槩。先入寺門,而後登山。故張籍有詩云:老僧只怕山移去,日暮先教鎖寺門。後人有詩云:出城先見塔,入寺始登山。僧志閒亦云:中原山寺幾多般,未見將山寺裏安。蓋以天下名山勝刹,皆山中藏寺,虎丘乃寺裏登山,海内福地,未嘗有也。至元間,雲游僧秋江月到寺,題云:平生只見山中寺,今日來看寺裏山。亦得古人餘意。   真娘,唐時名妓也。墓在虎丘劒池之西,徃來遊士多著篇詠。惟王黄州題刻甚佳,其詩云:女命在乎色,士命在乎才。無才無色者,未死如塵灰。虎丘真娘墓,止是空土堆。香魂與膩骨,消散隨黄埃。何事千百年,一名長在哉。呉越多婦人,死即藏山隈。無色固無名,丘塜空崔嵬。惟有真娘墓,客到情徘徊。我是好名士,為爾傾一杯。我非好色者,後人無相咍。後來題詠甚多。至德中,舉子譚彦良題一絶云:虎丘山下塜纍纍,是處松楸盡可悲。何事世人偏重色,真娘墓上獨題詩。後人由是閣筆云。   哈雅平章飲食必仰首攪舌,大嚼不巳,或曰虎食狼餐相也。余獨以為不然,考之相書云:食為性命之本,飲食失節則氣不和。舉物當徐而有序,嚼物欲寛而有容。食粗者多肥,食細者多瘦。含物不欲言,食物不欲語。虎啖狼食,朱紫滿門。昻口張吻,非吏即卒。食如鳥啄,家道貧薄。大抵食欲快而啜欲安,吞不欲鳴,此食之相也。仰首含物,磨牙攪舌,非吉非祥。馬嚼鼠咀,貧賤餓死。嚼在舌頭,餓死他州。後平章卒死鋒鏑之下。   呉中蟹味甚佳,而太湖之種差大,殻亦脆軟,世稱湖蟹第一。正月上元,漁人所藏看燈蟹,三四隻重一斤,風味殊勝。故陸龜蒙有《蟹志》,傅子翊作《蟹譜》,高似孫撰《蟹畧》,皆發揮蟹族之風致也。大徳丁未,呉中蟹厄如蝗,平田皆滿,稻穀蕩盡。呉諺有蝦荒蟹亂之說,正謂此也。考之《呉越春秋》,越王勾踐召范蠡曰,吾與子謀呉。子曰未可也。今其稻蟹不遺種,其可乎?蓋言蟹食稻也。蟹之害稻,自古為然。以五行占之,乃為兵象。是亦披堅執銳、介甲之屬。明年海賊蕭九六大肆剽掠,殺人流血。   大德丙午七月七日,醋坊橋民人王佑家酒甕忽作牛鳴,聲聞百步許,以物覆之則止,去復鳴。鳴三日,乃已。嘗聞釡鳴乃鐵母相感而然,若甕鳴,則不知其何為然也。事之怪異,有不可曉者,此其一也。   太伯廟舊在閶門外,錢俶移置門内,避兵燹也。失其剏建之由。至大戊申,石牌巷西呉永寧家淡池得舊碑,古廟事蹟具載。漢明帝時太守糜豹所建,池旁廟基,高下尚存,皆為民居分占。池西大樸樹,半已摧折。   呉城平門,舊名巫門。至大庚戌,古濠中得石扁,上有篆書巫門二字,故老云:巫咸,商大戊時賢臣也,其墓在門東北三里許,故以名門。巫字與平字相似,後乃訛為平門。考之《圗經》云:虞山者,巫咸所居,是則巫咸嘗居虞山,而葬於此耶?   胥山在呉縣西四十里,呉王殺子胥,投之江。呉人立祠江上,名其山為胥山。闔閭即其山築臺,以望太湖,名姑胥臺。下有九折路,南出太湖。故老云呉音謂胥為蘇,今以鬚為蘇,是也故謂山為蘇山,臺為姑蘇臺。後人號州為胥州,訛為蘇州,至今不能改也。   嘉定州去平江一百六十里,鄉音與呉城尤異。其並海去處,號三儂之地,盖以鄉人自稱曰吾儂我儂,稱他人曰渠儂你儂,問人曰誰儂。夜晚之間閉門之後,有人叩門,主人問曰:誰儂?外靣答曰:我儂。主人不知何人,開門視之,認其人矣,乃曰:却是你儂。好事者遂名其處為三儂之地。   洞庭西山水月禪院,正在縹緲峯下,去呉縣百餘里,剙於梁天監三年,舊名明月禪院。大中祥符中易今名。故老謂當時湖中有木牌,為風浪打壊,漂巨木百餘根,湧至山下,泛罟船鈎致之,每木上刻水月二字,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