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言文阅读题答题模式
文言文阅读题答题模式
文言文阅读传统的答题方法分为三步:局部—整体—局部。即先从理解字、词、句入手;通读一遍全文,了解其大意,形成整体印象;然后返回头来分析题干内容,遵循从前到后的原则,一一解答题目。这种做法不仅程序复杂,耗时费力,更糟的是读完一遍后不见得就明白了文意。一旦读不懂,就会不知所措,心里紧张,如此答题,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通观近年来的高考文言文阅读题,最后一道题(有时是倒数第二题)是对整篇文章的分析、综述和评价。这道题每年都有,复现率 100% ,且出题方式基本没有变化。这一题的考查重点是概括和评价文段内容,既然是概括和评价,就不会只涉及一个方面,必然照顾到整篇文章。所以,这道题的题干A、B、C、D四个选项,是对文章从头到尾的分析和概括。题干中既然蕴含有一个详细的分析概括,做题时为什么不从这里开始呢?因此,做文言文阅读题时应突破传统的答题模式,由旧三步变为新三步:整体—整体—局部。
第一步,整体。做文言文阅读题时,不要慌,不要急着先读原材料,而是首先把最后一题的四个选项读一遍。读过之后,就会对原材料的大体意思有一个清晰的印象。现举近两年的高考题加以说明。
2003年的文言材料记述的是裴矩的故事,分析综合题是14题。文段中,首先介绍的是裴矩的生平及隋文帝、隋炀帝对他的赏识,此即题干A;其次,介绍裴矩工于心计,投炀帝所好,深得炀帝欢心,此即题干B;然后,介绍义兵入关,裴矩劝炀帝归京,后看到天下将乱,想方设法全身避祸,此即题干C;最后,介绍裴矩入唐后放言直谏,受到高度赞扬,此即题干D。题干各项与原材料一一对应,可以说是对材料从头到尾的分析和概括。
2002年的材料是关于李广将军的,分析概括题是15题。选文先写李广的身世及在平定吴楚时建立的卓越功勋,此即题干A;再写李广武艺高强,足智多谋,此即题干B;然后写李广不善言辞,重义轻财,此即题干C;最后写李广勇担过错,引刀自刎,此即题干D。题干各项与原材料的对应分毫不差。
有人会问,题干中不是有错误项吗?不用担心,错误项就一个,且错的只是其中的一句或一个词,出题者绝不会开三个错项而让你选一个正确项。
第二步,整体。带着第一步留下的整体印象,然后再从头到尾地读原材料,这样理解起文意来就顺利得多了。更可贵的是,一些难解的字、词、句可能已在分析综合题中有所提示,这么一来,扫除阅读中的障碍就容易多了。
这一遍读下来,对材料的文意就可以形成一个清晰的印象了,此时再看材料后各题,大部分题目就能迎刃而解了。
第三步,局部。这一步是为了完成难题和进一步验证已做的题。要仔细看各题干,在材料中找出与之相对应的词、句和段落,这样,两相反复比较,答案自然就能找出了。
文言文阅读中的分析综合题(最后一题),相当于读本中的“阅读提示”,对阅读材料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因此,一定要给予高度的重视。
科技文,尤其是文学作品的阅读也可以照此法,相信大家在实践中一定会悟出其中的妙处。
现摘录沈献章教授有关文言文的话
主持人:我们有一些考生对文言文阅读比较弱,一块是理解和分析,另一块是翻译,请您给我们展开详细说一下?
沈献章:文言文的阅读主要是理解。理解和分析文言文考察的重点和难点,突破这个难点和重点,也要讲解题的思路和方法的做文言文。首先要做到两个通读,一个是要通读全文,通读全部分的试题,这是帮助考生整体上粗知文章大意,整体上了解文言文这段话要求考的是什么,通读的过程,我们要记住有实词,虚词和文言常识,文言句式这种东西,这时我们要对文章有一个五六分的理解了,两通读后,我们先不要急于做后的实词和虚词的题,我建议大家先做最后一道选择题,因为这个题是对文章内容做出一个提示,就是理解和分析。为我们把握人物形象或者文章的中心提供一个参考。使我们能够更快的进入文本,这个题选项通常是三对一错,四个选项里,依照原文的行文先后顺序,对文章文已进行概括转述和分析,如果一上来就错误,这就太简单了,是大部分正确,可能只有一个词语,或者一两处甚至一处的错误。
正因为这种题四个选项是按照行文的顺序逐层转述,而且内容大部分正确,所以把四个选项当做理解这篇文章的一个拐杖。这时,我们对文言文要有一个八九分理解了。在这个基础上,做前面的四个题,我们就十拿九稳。
所以文言文的题不难,我们要全得分。有同学说,文言虚词和实词浩如烟海我怎么掌握。我说,文言虚词考试大纲明确规定,18个文言虚词,这几年都是这么考,而这些我们都在文章中学过要了解他们的词性,出题者把文本中文言虚词和我们已经学过课本的文言虚词进行比较,只要掌握18个文言虚词词性和词义你就可以掌握,即使是考的课外文言实词,但是知识点是在课内的,就是说文本之内的文言虚词我们都可以在课文中找到他们的影子和出路,在教材里可以找到答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