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传统图案在地域性室内设计中的运用.docx

谈传统图案在地域性室内设计中的运用.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谈传统图案在地域性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文章编号:1009-6825(2011)36-0009-03谈传统图案在地域性室内设计中的运用黄碧摘要:引介符号学的相关分析方法探讨了当前室内设计与地域性的关系,阐述了地域性设计是空间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提取具地域特色的图案、元素等相关本体,从设计中的运用手法出发,总结出传统图案作为本体的三个处理方法,并指出该方法是建立场所感的有效设计策略。关键词:传统图案,地域性,室内设计,符号化,意境化中图分类号:TU238.2文献标识码:A随着改革开放发展,给国内室内设计行业带来更新的契机,推动了设计师一股学习西方现代主义,开拓创新思维的热潮。短短数十年间,新风格、新文化、新技术的到来给设计行业带来了创新与发展,却在不知不觉中被贴上了西方化的标签。时至今日,室内设计的目的不仅停留于满足于基本的要求,文化层次的需求日益迫切。正如当前提出的地域性室内设计,其地域性,是对地域和传统文化的关注,要求当今设计师注重中国特有的风貌形态,尊重地域特征,提取文化本质的精髓,最终探索创新与传统的平衡点。1地域性设计的必要性日本建筑师芦原义信先生曾在《街道的美学》中指出,“今后随着时代的前进,年轻人将要同电视机一道,在混凝土方盒子住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为小区级环形路(道路宽度7m)和支路(道路宽度6m)、组团级环形路(道路宽度4m)和庭院路(2.5m左右)三级。地块的各个出入口之间通过小区级环路和支路相连,再通过组团级环形路到达各栋住宅楼,经庭院路引到各单元出入口。各组团内原则上行人、自行车走地上,汽车走小区级环形路和地下。每个组团口部设地下车库出入口,正常使用的车辆在住宅组团出入口进入地下车库,在地下车库开车到达住宅的楼下。组团级环形路平时可限制车辆通行,仅供行人和自行车、消防车、搬家送货车、救护车通往各住宅出入口。避免机动车穿行给居民带来的干扰,保证居民生活的宁静和舒适。3)绿地系统规划。在“森林化居住理念”的指导思想下,打造城南绿色生态住区是本次规划的目标。绿地系统在总体规划的布局阶段即得到优先考虑,并将其作为主线贯穿设计全过程。绿地系统规划采用大景观原则,通盘考虑,成片成组成团,各属性绿地相互渗透连接,形成完整、连续而富于变化的绿地景观空间。住宅建筑围绕绿地布置,穿插其间,充分获得良好的视距和景观效果,同时配套公建只结合社区出入口少量、分段设置,临主要城市道路的边界不做建筑围合,将绿地景观展现给城市,达到内外共享,提升项目周边城市景观品质。绿地系统按属性可分为由中心水体构成的中心公共绿地;组团路所围绕的地形起伏,配有各种户外活动设施的组团公共绿地;包围在住宅等建筑周围的宅旁绿地;小区路两侧和地上停车位之间的道路绿地;以及学校、幼儿园及配套公建使用的公建绿地。各种绿地根据所处的位置特点,结合不同的使用和维护要求,具有不同的形态和特色。入口景观大道是整个项目的门户,我们所营造的是一种绿树覆盖下的绿色走廊,形成绿色穹顶。既能很好的提升项目的品质,又形成了独特的林下空间。从太原市总体状况出发,本案中心水景的设计是项目的一大亮点,太原是缺水城市,太原人喜欢水,水景规模的设置兼顾了它在整个绿地系统的作用及日常的经营管理成本。根据雨水的回收量来控制水面面积,种植水生植物及利用水循环设施保持水体的洁净要求。形式上多以线形贯穿为主,加以局部做高差叠水。水系深度在500mm~800mm之间。组团绿地中,我们通过人工地形以及多层次的绿化手法形成林地景观和多变的视觉空间。起伏的微地形利于场地内组织排水,高度控制在0.6m~1.8m之间。期间与景观资源相结合设置不同的室外活动空间,包括儿童乐园、慢跑线路等,为人们提供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利用植物特性种植形成多层次的绿化效果:地被—小花灌木—大花灌木/小乔木—大乔木。既有密林下的栖息之地,又有开敞的观赏绿地。绿化兼顾四季景观,高矮错落,疏密有间,形成趣味。尽量采用本地植物,体现当地人文文化特点,贴近生活。参考文献:[1]何方.世界绿色建筑潮流与标准[J].建设科技,2005(6):36-38.邹琼,何艳.绿色建筑评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5):82-84.汪维,韩继红,王有为.发展绿色建筑正当时[J].中国建设报,2005(14):107-109.李晓娟.美国的绿色建筑设计[J].建筑时报,2004(11):120-122.[2][3][4]PlanninganddesignofShoukai·HuaxilongyuanHOUDong-liangAbstract:ThispapercarriesoutlocationanalysisandbaseanalysisforShoukai·Huaxilongyuanproject,draw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