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秦增煌 电工学 第17章
第17章 电子电路中的负反馈 第17章 电子电路中的负反馈 17.1 反馈的基本概念 17.1.1 负反馈与正反馈 17.2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17.2.1 运算放大器电路中的负反馈 17.2.1.1 并联电压负反馈 17.2.1.2 串联电压负反馈 17.2.1.3 串联电流负反馈 17.2.1.4 并联电流负反馈 17.2.1.5 并联电流负反馈 例1: 例2: 17.2.2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降低放大倍数 2.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 3. 改善波形失真 4.展宽通频带 5. 对输入电阻的影响 17.3 振荡电路中的正反馈 例1: 解: 解: 解: RC选频网络 正反馈网络 用正反馈信号uf 作为输入信号 选出单一频率的信号 2. 电路结构 uf – + R + + ∞ RF2 R1 C R C – uO – + D1 D2 RF1 ? 正反馈 uf + – L C +UCC RL C1 RB1 RB2 RE CE - - ? ? 放大电路 反馈网络 LC选频网络 正反馈网络 在调节变压器反馈式振荡电路中,试解释下列现象:(1)对调反馈线圈的两个接头后就能起振;(2)调RB1、 RB2或 RE的阻值后即可起振;(3)改用β较大的晶体管后就能起振;(4)适当增加反馈线圈的圈数后就能起振;(5)适当增加L值或减小C值后就能起振;(6)反馈太强,波形变坏;(7)调整RB1、 RB2或 RE的阻值后可使波形变好;(8)负载太大不仅影响输出波形,有时甚至不能 起振。 (2) 调RB1、RB2或 RE的阻 值后即可起振; 原反馈线圈接反,对调两个接头后满足相位条件; (1) 对调反馈线圈的两个接 头后就能起振; 调阻值后使静态工作 点合适,以满足幅度 条件; (3) 改用β较大的晶体管后就能起振; 改用β较大的晶体管,以满足幅度条件; L C +UCC RL C1 RB1 RB2 RE CE (5) 适当增加L值或减小 C值后就能起振; 增加反馈线圈的圈数, 即增大反馈量,以满 足幅度条件; (4) 适当增加反馈线圈的 圈数后就能起振; 当适当增加L 值或减小C 值后, 等效阻抗|Zo|增大,因而就增大了反馈量,容易起振; LC并联电路在谐振时的等效阻抗 L C +UCC RL C1 RB1 RB2 RE CE (7) 调整RB1、 RB2或 RE 的阻值可使波形变好; 反馈线圈的圈数过多或管子的β太大使反馈太强而进入非线性区,使波形变坏。 (6) 反馈太强,波形变坏; 调阻值, 使静态工作点在线性区,使波形变好; (8) 负载太大不仅影响输出波形,有时甚至不能起振。 负载大,就是增大了LC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R。 R的增大,一方面使|Zo|减小,因而反馈幅度减小,不易起振; 也使品质因数Q减小, 选频特性变坏, 使波形变坏。 L C +UCC RL C1 RB1 RB2 RE CE 17.1 反馈的基本概念 17.2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17.3 振荡电路中的正反馈 本章要求: 1. 了解负反馈的概念 2. 了解负反馈的分类 3. 了解负反馈判断方法 4. 理解负反馈对放大电路工作性能的影响 凡是将电子电路(或某个系统)输出端的信号(电压或电流)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反馈电路引回到输入端,就称为反馈。 反馈放大电路的三个环节: 基本放大电路 比较环节 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框图 反馈电路 输出信号 输入信号 反馈信号 反馈系数 净输入信号 放大倍数 反馈 电路F – 基本放大 电路A + 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框图 净输入信号 若三者同相,则 Xd = Xi – Xf 可见 Xd Xi ,即反馈信号起了削弱净输入信号的作用,因而输出信号也减小(负反馈)。 反馈 电路F – 基本放大 电路A + 直流反馈:反馈只对直流分量起作用,反馈元件只能传递直流信号。 负反馈:反馈削弱净输入信号,使放大倍数降低。 交流反馈:反馈只对交流分量起作用,反馈元件只能传递交流信号。 正反馈:反馈增强净输入信号, 使放大倍数提高。 引入交流负反馈的目的:改善放大电路的性能 引入直流 负反馈的目的:稳定静态工作点 17.1.2 负反馈与正反馈的判别方法 1. 反馈的分类 2. 判断正负反馈的瞬时极性法 (1)设接“地”参考点的电位为零,在某点对“地”电压(即电位)的正半周,该点交流电位的瞬时极性为正;在负半周则为负。 负反馈 交流反馈 直流反馈 电压串联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石油工程导论3.ppt
- 矿大人工智能4.ppt
- 矿山地质1.ppt
- 矿山救护仪器使用及管理.doc
- 矿山电工学重点汇总(史上最全的知识点,便于打印).doc
- 矿床学-思考题.ppt
- 矿大_无机及分析_第2章_化学反应的一般原理.ppt
- 砂砾石回填.docx
- 砂砾料碾压试验报告最终确定.doc
- 砌体方案修改.doc
- 2025年湖州安吉雷博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公开招聘2人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人民法院招聘司法辅助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黑龙江哈尔滨“丁香人才周”(春季) 卫生健康系统专项招聘1人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湖南科技大学第一批高层次人才招聘50人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湖南中医药大学招聘72人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江苏扬州市宝应县教育系统事业单位面向乡村定向师范生招聘教师78人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巢湖黄麓师范学校编外聘用教师招聘1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福州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实发教育咨询有限公司2025年下半年幼儿园教师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 2025下半年黑龙江科技大学招聘博士教师92人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哈尔滨市第七十中学校招聘临聘教师2人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