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秸秆可行性报告2010
秸秆生物处理技术研究与开发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研究的立项依据
国内外研究概况、水平和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系统中一项重要的生物资源,是当今世界上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第四大能源;我国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年产量7亿多t居世界之首,青岛市秸秆年产量700万t,其中小麦秸秆140万t,玉米秸秆400-500万t;据统计,农业投入要素的50%左右转化为农作物秸秆,秸秆资源的浪费实质上是耕地、水资源和农业投入品的浪费;秸秆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如其有机碳平均含量40%以上,碳、氮、磷和钾平均含量分别为44.22%、0.62%、0.25%和1.44%,还含有钙、镁、铁、硫、硅等中微元素,这些都是农作物生长所必须的营养元素,所以其资源化利用潜力巨大;秸秆综合利用一直是我国政府和科技部门倡导的一项重要举措,综观国内外秸秆综合利用的措施,主要以“四料”为主,一是饲料,包括青贮、微贮、氨化等措施,为牛、羊等食草家畜提供饲料;二是肥料,包括秸秆直接还田、秸秆发酵处理后还田等措施;三是燃料,包括直接燃烧、建沼气池、秸秆气化等措施;四是工业原料,包括造纸、新建材原料等,但受当前研究技术的限制,“四料”的秸秆利用量仅占秸秆总量的30%~40%左右。
近几年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役用家畜数量在减少,秸秆作为饲料的比例在减少,机械化秸秆还田的数量在增加,秸秆直接还田有改良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等功效,但也显露出一些不足,例如还田时要求土壤水分较高,易出现缺苗、黄苗、死苗等现象,秸秆直接还田的效果主要在后效,对当季作物的效果不明显。其它秸秆利用措施中沼气所需秸秆量有限,需与人畜粪便结合。工业原料用秸秆受工业工艺技术影响用量也不大。同时受人力资源紧张、机械化程度低、养殖业不发达及农产品价格偏低等各因素影响,秸秆还田利用率仍较低,在没有研究探索出经济合理的秸秆处理方法的情况下,各地焚烧秸秆现象仍屡禁不止,焚烧秸秆严重破坏了地表土壤结构,烧死了土壤中大量有益微生物,使地表土壤水分大量蒸发,破坏了土壤的抗旱保湿能力,使作物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其次是污染环境引发火灾,甚至导致机场高速路被迫关闭,造成交通事故;特别是麦秸燃烧污染空气,乱堆乱放污染水体,影响村容村貌,给社会造成较大的损失,所以亟待需要探求一种新的秸秆利用技术。
另外,多年来农业生产为提高作物产量,尤其是保护地栽培为提高果蔬产量过量施用化肥和农药,忽视有机肥的施用,造成土壤酸化板结耕性不良,土壤有机质下降地下水硝酸盐超标,农药残留严重超标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给当前百姓急需的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生产发展带来极大障碍,为克服这一障碍顺应百姓日益增强的食品安全和保健意识,急需研制和广泛推广农作物秸秆生物处理技术,本技术的应用能够尽快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生态改良、环境保护,农作物高产优质无公害的目的。
2.本研究特色、创新性及立题依据
本研究利用有益微生物将农作物秸秆进行安全循环处理并综合利用,将克服保护地土壤连作障碍和生产绿色安全食品等工作有机结合,具有创新性,是一举多得的先进技术。秸秆综合利用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能解决保护地土壤连作障碍困扰种植户的难题。让广大市民吃上绿色安全食品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青岛要建设食品最安全城市需要在各个工作环节把关,重要的是在生产环节上杜绝一切有害生产资料的应用。本技术单位面积的秸秆用量大,一般4000~5000公斤/亩,最高可达6000公斤/亩,能充分利用农户闲置废弃的秸秆。
该研究以叶片主被动吸收理论和秸秆矿质元素循环再利用理论两大创新理论为基础。采用生物工程技术,利用菌种和防病疫苗将作物秸秆快速转化为作物所需要的二氧化碳,热量,生防抗病孢子,有机质,矿质元素等,当季就可获得高产、优质、无公害农产品。投入产出比为1:10~14,一是解决了秸秆利用难题,实现资源多层次高效利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生产进入良性循环。二是实现两减三增(减少化肥、农药用量,增加作物产量、质量、效益)。三是最高可生产有机食品,在完全不用化肥,少用生物农药情况下,生产高质量的有机食品,提高农产品核心竞争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作物的生长和产量的形成是靠CO2、水和矿质元素在光的作用下,合成光合产物转化而成的。大气和保护地中CO2的浓度仅在330ml/L左右,难以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本项技术是将作物秸秆加入一定量的微生物菌种,在有氧情况下产生CO2、抗病孢子、热和矿质元素,能充分供给作物生长需要的CO2和矿质营养,能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和理化性状、提高土壤本身调节水肥气热的能力和土壤的生物活性、改善优化土壤生态环境,从而达到增强作物抗病虫害能力和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并增加效益的目的。
二、研究内容和预期成果
1.课题的研究内容和重点解决的关键问题
1)研究保护地在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石油工程导论3.ppt
- 矿大人工智能4.ppt
- 矿山地质1.ppt
- 矿山救护仪器使用及管理.doc
- 矿山电工学重点汇总(史上最全的知识点,便于打印).doc
- 矿床学-思考题.ppt
- 矿大_无机及分析_第2章_化学反应的一般原理.ppt
- 砂砾石回填.docx
- 砂砾料碾压试验报告最终确定.doc
- 砌体方案修改.doc
-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3.2 平面直角坐标系 第2课时 点的坐标特征.pptx
-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3.2 平面直角坐标系 第3课时 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pptx
-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4.3 一次函数的图象 第1课时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及性质.pptx
- (人教A版数学选择性必修三)讲义第15讲7.1.1条件概率(学生版+解析).docx
- (人教A版数学选择性必修三)讲义第19讲8.1成对数据的统计相关性(8.1.1变量的相关关系+8.1.2样本相关系数)(学生版+解析).docx
-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5.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第2课时 加减消元法.pptx
- (人教A版数学选择性必修一)2025年秋季学期讲义第01讲1.1.1空间向量及其线性运算(学生版+教师版).docx
-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5.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第1课时 代入消元法.pptx
-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5.3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第3课时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3).pptx
-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5.4 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 第2课时 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