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史鉴——以帝王为中心》讨论集.docVIP

《三国史鉴——以帝王为中心》讨论集.doc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三国史鉴——以帝王为中心》讨论集

《三国史鉴——以帝王为中心》讨论集 目录 潘民中著作《三国史鉴》出版发行学术研讨会综述 王宝郑 我之研究三国史 潘民中 《三国史鉴》序 孟 聚 传统史学体例与现代史学理论、方法的交融 陈德鹏 创新之作:体例、内容与观念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典范 秦 文 《三国史鉴——以帝王为中心》读后 魏衍华 王朝之殇与帝王之鉴 杨晓宇 潘民中先生《三国史鉴》读后 李元芝 中原史坛绽露的“潘氏范式” 刘继增 高屋建瓴,学者以鉴——《三国史鉴——以帝王为中心》 王宝郑 读《三国史鉴》 尚自昌 历史学者的责任品质与启迪 杜富强 附录: 潘民中著作《三国史鉴》出版发行学术研讨会会议议程(主持词) 张清廉 相关网络媒体报导 潘民中著作《三国史鉴》出版发行学术研讨会综述 王宝郑 2014年3月8日上午,由平顶山学院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和平顶山市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联合组办的“潘民中著作《三国史鉴》出版发行学术研讨会”在平顶山学院办公楼视频会议室举行,研讨会由学院党委副书记、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主任张清廉教授主持。 应邀出席会议的嘉宾有:平顶山市政协副主席、平顶山市社科联主席李建华,平顶山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厅级领导干部严寄音,许昌学院学报原主编孟聚教授等。莅会的平顶山学院和平顶山市社科界专家学者有:平顶山学院副院长袁桂娥教授,工会主席张久铭教授,组织部部长于长立教授,文学院院长何梅琴教授,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秦方奇教授,政法学院院长、历史学博士陈德鹏教授,副教授王秀毅、秦文,平顶山学院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建裕教授、路学军博士、郝二旭博士、魏衍华博士;平顶山市文明办原副主任、市三苏文化研究会会长杨晓宇研究员,中国苏轼研究会理事、平顶山市三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刘继增研究员,平顶山市图书馆副馆长、平顶山市大香山观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王宝郑,汝州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尚自昌,叶县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李元芝,宝丰县地方史志办公室主任郏永安,鲁山县文联主席袁占才,平顶山市卫东区教体局副局长杜富强等。与会专家围绕潘民中教授的学术特色及其新著《三国史鉴——以帝王为中心》进行了广泛的研讨发言。 潘民中,河南鲁山人,1982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长期从事中国历史教学与研究,现为河南省历史学会理事、平顶山学院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特聘教授。三十多年来在魏晋南北朝史和中原历史文化两个方向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多部。其中论文有《对魏蜀和平接触尝试的考察》、《曹魏重建洛阳的三个阶段》、《汲获之战是官渡之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尧舜禹汤文武之道”与墨子的尚贤思想》、《张良“为韩报仇”及其与秦汉之际韩国的关系》、《孙坚“治兵鲁阳”为孙吴立国所创下的军事政治遗产》等;专著有《中国咏史怀古诗卷》、《叶公沈诸梁考论》、《墨子里籍考辨》、《名人笔下的平顶山》、《少年诸葛亮与平顶山武侯祠》、《平顶山历史名人传》、《平顶山名胜古迹》、《平顶山历史文化谈片》、《平顶山历史文化续谈》、《平顶山历史文化论丛》、《平顶山历史文化续论》等。在中原历史文化研究领域,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潘民中以其深厚的学养和睿智的学术思维,先后创意提出了“地方历史文化土壤需要不断活化,只有活化了的历史文化土壤,才能为地方文化的发展繁荣提供丰富营养”的“活化历史文化土壤”说;“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具有很强的历史穿透力,文化膨胀力和民俗亲和力”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三力说”;探究了“得中原者得天下”的前提是“得伏牛山东麓者得中原”,“ 得伏牛山东麓者得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伏牛山东麓地区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军事战略枢纽地位”说等重要的学术观点,对平顶山历史文化的挖掘、研究、普及、繁荣做出了开创性的重要贡献。在魏晋史研究领域,潘民中教授自读大学起就致

文档评论(0)

5201314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20100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