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假言推理何以有效——非认知主义者对弗雷格——吉奇问题的解答.docVIP

道德假言推理何以有效——非认知主义者对弗雷格——吉奇问题的解答.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道德假言推理何以有效——非认知主义者对弗雷格——吉奇问题的解答

道德假言推理何以有效?——非认知主义者对“弗雷格——吉奇问题”的解答 杨松 厦门大学哲学系 X 关注成功! 加关注后您将方便地在 我的关注中得到本文献的被引频次变化的通知!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摘????要: 吉奇认为, 如果非认知主义者关于道德判断的理解是正确的, 那么人们予以认可并经常使用的道德假言推理在逻辑上就是无效的。为了解决道德假言推理的有效性问题, 非认知主义者在坚持关于道德判断的非认知式理解的基础上, 提出了以黑尔的“断言-意义分离”论证、布莱克本的“态度自洽”论证和格巴德的“规范谓词改写”论证为代表的三种解决方案。总的看来, 在理论发展的过程中, 非认知主义者的解决方案中越来越多地吸收了认知主义的合理部分要素, 在坚持道德判断的情感表达、行为引导等主要特征的前提下, 越来越表现出这样一种倾向:当人们通过逻辑推理获得各种道德知识时, 需要以适时地承认、重视道德判断的描述性特征为基础。 关键词: “弗雷格—吉奇问题”; 道德假言推理; 非认知主义; 黑尔; 布莱克本; 基金: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语言分析与规范判断” (项目编号:12YJC720048) 一、“弗雷格—吉奇问题” 道德判断究竟是关于客观存在的道德事实的描述, 还是仅仅是人的主观态度、情感、意志向世界投射 (project) 的产物, 这是西方元伦理学中的认知主义与非认知主义这两大学派争论的焦点之一。认知主义者认为, 正如存在客观的经验事实一样 (如中国的国土上存在喜马拉雅山) , 也存在客观的道德事实 (如偷窃这个行为中存在“错误”这种性质) , 因此道德判断 (如“偷窃是错误的”) 本质上就和人们常见的事实陈述判断 (如“中国有喜马拉雅山”) 一样, “描述”了客观存在的道德事实。而非认知主义者则往往否认存在客观的道德事实。他们认为, 事物本身并没有客观的道德性质, 当人们说出道德判断的时候, 实际上是将自己的情感、态度、意志等投向事物, 从而“表达”自己对事物的情感态度, 或者对某些特定行为的“引导”或者“规定”。因为从“意义用法论”的角度出发, 非认知主义者把道德判断在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意义阐发了出来, 揭示了以“表达情感”、“评价事物”和“规定行为”为特征的道德判断与以“描述事态”为特征的事实判断之间最为显著的区别, 所以非认知主义的理论一度在西方元伦理学界各派的争鸣中占据上风。 但是, 英国的逻辑学家P.吉奇 (Peter Geach) 认为, 如果按照非认知主义的观点来理解道德判断, 那么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道德假言推理就无法继续适用, 这显然是人们难以接受的。为了明确吉奇提出的问题, 我们首先来看这样一个假言推理: 前提: (1) 天上在下雨。 (2) 如果天上在下雨, 那么地上会湿。 结论: (3) 地上会湿。 这显然是一个正确的推理, 但是关于这个推理, 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首先, (1) 和 (2) 都是对事态的断定, 但是 (1) 断定的是“天上在下雨”这个事态, 而 (2) 却没有断定“天上在下雨”, 而是断定“‘天上在下雨’和‘地上会湿’之间具有充分条件关系”这个事态。换言之, (1) 要断言的就是句子本身表达的内容———“天上在下雨”, 而 (2) 要断言的是“‘天上在下雨’是‘地上会湿’的充分条件”。“天上在下雨”并不是这个句子要断言的, 仅仅是作为一种引用被提及。 其次, 要使得上述假言推理是有效的, 那么虽然 (2) 中并没有断定“天上在下雨”这个句子, 但是它被作为一种“引用”或者“提及”, 必须和 (1) 在逻辑上是同一的———“天上在下雨”不管是在 (1) 还是在 (2) 中, 其意义都不改变, 都是对相同事态的刻画。这是因为, “∵p, p→q∴q”这个推理要能够有效, 必须满足“在这个推理中所有的p都是逻辑上同一的, q也是逻辑上同一的”这个条件。也就是说“p”和“p→q”中的“p”是同样的意思, 两者必然具有相同的真值条件;“p→q”中的“q”和结论中的“q”也是相同的意思, 也必然具有相同的真值条件。相反, 如果不满足上述条件, 则推理不能有效地进行。元伦理学家A.米勒 (Alexander Miller) 举了一个例子, 对此作出说明: 前提1:我的啤酒瓶有一个盖子 (head) 。 前提2:如果某样东西有一个头 (head) , 那么它肯定有眼睛和耳朵。 结论:我的啤酒瓶有眼睛和耳朵。 (Miller, 2003:41) 显然这是一个无效的推理, 因为在英文表达中, 尽管前提1和前提2在形式上都有“head”这个词, 但是在两个句子中, “head”的意思是不同的 (因为两个“head”有不同真值条件, 前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