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庄子的审美艺术原则
第二節:《莊子》的審美藝術原則
一、美、醜的相對與轉化
(1)德有所長而形有所忘
在《莊子》的審美藝術思想中,對於「美」的價值性選擇是十分重視的。而一般性審美價值的選擇與判定似乎擺脫不了感性的感官經驗與主觀的直覺特質;也因此使得「美」的存在價值一直無法獨立於生理感官經驗之外,而提升至精神審美的層次領域──而《莊子》中的主要藝術思維之作用,便是欲打破此一觀念的迷思。
首先,《莊子》將形體外貌的美、醜觀念,直接提升至精神審美的高度層次;也就是以精神即德、即道的方式,來導正人們對於美、醜之外在形象判定的經驗法則:「魯哀公問於仲尼曰:『衞有惡人焉,曰哀駘它。丈夫與之處者,思而不能去也。婦人見之,請於父母曰:“與為人妻寧為夫子妾”著,十數而未止也。未嘗有聞其唱著也,常和人而已矣。無君人之位以濟乎人之死,無聚祿以望人之腹。又以惡駭天下,和而不唱,知不出乎四域,且而雌雄合乎前。是必有異乎人者也。』」於此,《莊子》以其特有的寓言手法,顛覆前人對於美、醜之間認定的標準法則。
而此一使魯哀公「寡人卹焉若有亡也,若無與樂是國也。」的惡駭之人,《莊子》藉由仲尼之言,導出此醜惡者之受人敬愛的原因:「非愛其形也,愛使其形者也。…形全猶足以為爾,而況全德之人乎!今哀駘它未言而信,無功而親,使人授己國,唯恐其不受也,是必才全而德不形者也。」眾人之所以敬愛哀駘它,非因其形也,而是「使其形者也」,於此所指即其「全德」也!《莊子》在此點出外在形體之美、醜的審視標準,與內在精神德性的表現是全然沒有絶對性的;因此「闉跂支離無脈說衞靈公,靈公說之;而視全人,其脰肩肩。甕 大癭說齊恒公,恒公說之;而視全人,其脰肩肩。故德有所長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其所不忘,此謂誠忘。」全德之人,不因其外形容貌的醜惡而影響其內在德性的美善;而此對於醜怪之美的肯定說法,在《莊子》的美學思想中是相當特別的。
(2)美、醜之內在差異性
《莊子.天運》篇中記載一個十分有名的故事:「西施病心而顰其里,其里之醜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其心而顰其里。其里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妻子而去走。彼知顰美而不知顰之所以美。」在此故事之中「顰之所以美」的背後,亦即指其內在美的質性差異。無論其外在的形式、樣貌如何的相似,甚或一模一樣,然其內在美、醜的質性仍是有相當差異性的;在此標準的審美模式中,其實美、醜的存在,自有其內在質性的影響力量存在,而非透過外在表現形式的目視而能有所判斷的。此一對於美、醜內在質性差異的看法,對今日贋作充斥的藝術界而言,是相當值得重視的。
(3)美、醜之相互轉化性
在《莊子》看來;美、醜之間的相對性,乃是因相互比較而產生的。因此物象之間的比較本義是得以互相轉化的。也就是說:美相對於醜時,可言其為美;但此美相較於更美之美時;則此美亦成為醜了。因此,相互比較之間的對象選擇,便成了重要的標準:「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未,而大山為小;莫壽於殤子,而彭祖為夭。」又其在《莊子.知此游》中亦言:「其所美者為神奇,其所惡者為臭腐;臭腐复化為神奇,神奇复化為臭腐。」對於美、醜之間的相互轉化性也作了一相當傳神的描述。
(4)好惡故異之美、醜認同
《莊子.齊物論》曰:「民食芻豢,麋鹿食薦,蝍且甘帶,鴟鴉耆鼠,四者孰知正味?猨猵狙以為雌,麋與鹿交,鰌與魚游。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於此處「正味」與「正色」的提出,《莊子》將之視為一審美範疇的高度標準。但此「正味」與「正色」則沒有確切唯一的審核標準,因為審美本體自身基本質性的差異,無法使《莊子》對「美」的定義作一遍普性的價值認同;就如同「《咸池》、《九韶》之樂,張之洞庭之野,鳥聞之而飛,獸聞之而走,魚聞之而下入,人卒聞之,相與還而觀之。魚處水而生,人處水而死,彼必相與異,其好惡故異也。」彼此之間相異的好惡性,會導致美、醜之間認同的差異產生。
二、自然的審美觀
(1)樸素以為美
道家的基本哲學精神即主張清靜無為、恬淡自守、去欲守真、嚮往遠古時期之渾沌自然、樸質未化的初民社會形態。在如此的初民社會體制中,人與人之間沒有階級、身份的區隔、也沒有物念慾望的爭奪;無知無欲、無索無求,則人的自然本性才得以獲得留存。而在此自然的初民社會環境之中,身處至德之世、人們才能自得其樂、並以自然樸素的質性為「美」的合理享受。
然而,此自然樸質的特性之所以在後來人治的社會體制中遭到破壞,其最重要的原因乃是來自於人對於「
美」的過度性追求:「及至聖人,蹩 為仁,踶跂為義,而天下始疑矣;澶漫為樂,摘辟為禮,而天下始分矣。故純樸不殘,孰為犠尊!白玉不毀,孰為珪璋!道德不廢,安取仁義!性情不離,安用禮樂!五色不亂,孰為文采!五聲不亂,孰應六律!夫殘樸以為器,工匠之罪也;毀道德以為仁義,聖人之過也。」「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好吃的乌鱼子教学指引.DOC
- 如何以自由软体‘R’辅助高中机率统计课程的学习-数学学科中心.DOC
- 如何实现ABSL试验室智能化-中国试验动物学报.DOC
- 如何从生命周期理解我国的收入不平等-北京工商大学社科版.PDF
- 如何开展耕地地力调查工作-海南土壤肥料信息网.PPT
- 如何获取全文及文献传递-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PPT
- 如果您已购买货运代理服务-FreightForwardersSettlement.PDF
- 如发行股票债券等2间接筹资.PPT
- 如何配置交换机的口令.PPT
- 委托管理协议样稿.DOC
- 2025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所属在京单位高校毕业生招聘2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5年01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公开招聘1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4黑龙江省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权属企业市场化选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汇明光电秋招提前批开启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审计部公开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吉林省水工局集团竞聘上岗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首发(河北)物流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3国家电投海南公司所属单位社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湖南怀化会同县供水有限责任公司招聘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上海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招聘2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