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对社会文化有什么影响和微博的经济价值.doc

微博对社会文化有什么影响和微博的经济价值.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博对社会文化有什么影响和微博的经济价值

微博全称微博客(MicroBlog),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传播、获取、分享的平台,属于多种媒介功能融合的产物。微博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短信、即时通信软件、电子邮件、网页等方式向自己的微博主页发布简短的文字信息(字数通常限定在140字以内)和多媒体内容,如图片、影像、声音等,并与其“粉丝”群体实现即时分享。 一、微博传播的特点 国内的微博门户发展时间并不长,但速度非常快,呈现出爆发性增长趋势。2007年有了第一个中文微博网“饭否”,随后嘀咕网、叽歪网、139说客、百度i贴吧、新浪微博、搜狐微博、网易微博、腾讯滔滔等相继出现。今年11月16日举行的中国首届微博开发者大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底,去年8月28日才启动对外公测的新浪微博(http://)用户数已达5000万,用户平均每天发布超过2500万条微博内容,即平均每小时有100万条以上的微博产生。而2006年启动的Twitter(总部在美国的微博网站)截至今年9月在全球范围内共有1.6亿用户。 1.微博传播速度的即时性。微博打通了固定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之间的限制,实现了电脑与手机的终端融合,使内容的传播速度比其他媒体更便捷、更迅速。 和手机的无缝结合,是微博最具革命性的意义。这让博主摆脱了电脑硬件的束缚。注册一个微博账户,就可以成为微博用户,然后可以免费绑定手机。这样只要有手机信号,你就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去生产、阅读微博。“微博+手机”,让传播一切成为可能。这是目前别的任何传播媒介都无法比拟的。 2.微博传播内容的自主性。微博既是一个传播平台,又是一个内容自创的平台,让人人都成为内容的制造者、见证者、传播者、评论者。有人甚至称,如果个人能好好地经营微博的话,就等于你自己拥有了一个媒体。理论上,在微博的世界里,个人可以向全世界喊话,每个人都可以把微博当做一个“自媒体”,形成一个自己的受众群落,用微博的方式,随时随地将个人的所见所闻以最精练的词汇,发布给自己的受众。与此同时,博友既可以通过所关注的对象阅读感兴趣的信息,可以进行反馈,在其他用户的微博主页上直接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通过转发把信息扩散出去。 如此,不仅可以让很多人聚集起来同时关注一件事,迅速地使个人的微博成为一个话题讨论和舆论关注中心,而且这种扩散力和影响力是以几何级倍数增长的,力量不可小视。著名导演冯小刚曾把微博形容为“我终于有一份自己的报纸了。有了微博就好像有了‘冯通社’”。 3. 微博传播方式的互动性。微博跟传统媒体及博客、论坛等新媒介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它实现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双向互动传播。在微博上,信息传递聚合了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等多种形式。微博虽然只有140字的文字表达,但通过超链接、图片和视频,每条微博都可以有丰富的延伸,给予使用者简便的阅读体验和自由度的同时,也提供了多元、多层次和多角度的扩展性能。微博就像一个很大的QQ群,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更宽广的社区性服务。在这里,用户既可以交友、聊天、分享心情,也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微博的互动交流比其他媒介更亲民更平等。 据有关人员介绍,新浪微博目前正在与百度、土豆、大众点评等网站合作开发内容信息的“一键转发”功能。这必将使微博的互动范围更大、速度更快。 4. 微博读取手段的简易性。微博几乎可在任何移动通信设备上读取。新浪于今年9月9日对外发布的《中国微博元年市场白皮书》,数据显示,目前有36.6%的用户通过手机WAP登录新浪微博,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这一比例必将进一步提升。当前新浪正与手机供应商和移动平台合作,共同开发相关的移动应用程序。 二、微博对纸媒的影响 微博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在中国社科院2009年12月出版的《社会蓝皮书》中,微博被评价为“杀伤力最强的舆论载体”。今年10月19日,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发布的《2010年第三季度中国社会舆情应对能力分析报告》称,微博不仅在企业舆情应对中成为传播新渠道,并体现一定影响力,而且在个人舆情应对中的作用非常突出。 微博的兴起对传统纸媒的新闻采编运营提出了强烈挑战,对传统纸媒的新闻传播秩序带来了巨大冲击。有人甚至认为,“微博是为传统报纸的棺材钉上的最后一颗钉子”。笔者观察,微博至少在以下方面对纸媒带来影响: 1.微博的时效性强,挤压了纸媒的采编时间。互联网的传播速度很快,微博更快。借助微博不仅实现了信息的自由发布,而且使信息的呈现和反馈实现了即时性。同时,系统会自动地将其转发到其他每一个选择关注你的微博上,且能够接收你关注的其他人微博上发布的信息。 据测算,出来一个东西,微博上面可以一秒钟就有反应,而博友在看到一条微博后,能在30秒内轻松回复。这对于纸媒现行的新闻采编周期是非常大的挤压,而这种挤压最终会导致新闻界自己的价值界定,比如说你还有那么多时间来过滤信息吗?你还有那么多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