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体育场馆现状调查与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甘肃省体育场馆现状调查与分析

甘肃省体育场馆现状调查与分析 [摘 要] 通过对甘肃省体育场馆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我省体育场地种类单一、结构不合理、场地分布与发展不均衡、不协调。并对我省体育场馆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甘肃省 体育场馆 现状调查 1.前言 体育场地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增进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既是广大群众进行健身锻炼,活跃文化生活,提高竞技运动水平的场所,也是建设精神文明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九五”和“十五”计划期间,甘肃省的体育场地建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建了一大批体育场馆和健身场地,场地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多。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人民群众对身体健康重要性的认知程度越来越高,体育锻炼的需求不断增长,对健身场地质量和规格也越来越重视。因此,全面了解和研究我省体育场地的发展现状、分布特征以及各种体育场地的规模、规格、质量、数量,既可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体育场地建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又可以促进《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对推动群众健身活动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甘肃省兰州、天水、白银、金昌、嘉峪关、武威、酒泉、张掖、定西、陇南、平凉、庆阳、甘南、临夏14个市(州)的87个县(区)。 2.2研究方法 2.2.1问卷调查法 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全省14个市州的体育场馆进行调查。 2.2.2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 3.结果与分析 3.1体育场馆现状 3.1.1体育场馆概况 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底,甘肃省共有各类体育场馆22591个,其中标准场地占77.8%,非标准场地占22.2%。体育场馆占地总面积3304.0445万m2,总建筑面积2849.4223万m2,场地总面积2005.1057万m2,历年累计投入体育场馆建设资金17.927亿元,人均投入体育场馆建设资金68.8元,安置从业人员2.1万人。全省人均体育场馆面积约为0.76m2。每万人拥有体育场馆8.7个。平均每平方公里体育场地面积为44.2m2。 与全国均值比较,甘肃省人均体育场馆面积比全国低0.27m2;人均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全国均值的一半,比全国均值低79.35元;每万人平均拥有场馆个数高于全国2.1个。 3.1.2标准体育场馆种类分析 我省共有标准体育场馆39种,占被调查64种标准场馆的61.0%。其中,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等大型体育场馆占标准体育场馆总数的0.56%,占全省体育场馆总数的0.43%;室内游泳池、保龄球馆、健身房(馆)、综合练习馆(房)、篮球房(馆)、羽毛球馆等室内体育场(馆)占标准体育场地总数的5.1%,占全省体育场地总数的3.9%;室外游泳池、室外网球场和足球场等室外体育场地占标准体育场地总数的94.4%,占全省体育场地总数的73.4%。在室外体育场地中篮球场、小运动场和排球场占标准体育场地总数的89.7%。 在标准体育场地中,位居前十位的分别为篮球场(75.9%)、小运动场(7.4%)、排球场(7.2%)、乒乓球房(1.5%)、健身房(1.3%)、田径场(0.9%)、门球场(0.8%)、棋牌房(0.7%)、室外网球场(0.5%)、有固定看台的灯光球场0.47%)。 3.1.3 标准体育场地分布状况 3.1.3.1系统分布状况 我省17569个标准体育场地中, 教育系统占77.2%;体育系统占2.8%;其他系统占19.9%。在教育系统中,高等院校占教育系统体育场地总数的4.2%;中专中技占3.7%;中小学占91.6%;其他占0.4%。全省的体育场地主要集中在教育系统,而教育系统主要集中在中小学校。 3.1.3.2 地域分布状况 按照地理位置,我们将甘肃省14个市州划分为中部(兰州、白银、定西),河西(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陇东(天水、平凉、庆阳),陇南(临夏、陇南、甘南)4个板块进行统计,结果显示,我省体育场地分布不均衡,地区之间具有非常显著差异。河西地区无论是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还是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数均排列全省首位,中部地区次之,陇东和陇南地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和场地数明显低于全省均值和河西、中部地区(表1)。 3.1.3.3 不同经济区域分布状况 按照人均gdp发展水平,我们将甘肃省14个市州人均gdp超过17600元的嘉峪关、金昌、兰州、酒泉4个市划分为小康水平;将人均gdp水平在5000~10000元左右的白银、张掖、武威、庆阳、平凉5个市划分为温饱水平;将人均gdp不足5000元的天水、甘南、陇南、临夏、定西5个市(州)划分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是人均占有体育场地面积、还是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数量,小康水平、温饱水平、经济欠发达3个区域间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表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