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提纲-汕头大学期末试卷.docVIP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循环系统 血管的一般结构: 内膜:内皮(胞质小泡、W—P小体即细管小体) 内皮下层 内弹性膜 中膜:弹性膜(大动脉)、平滑肌(中、小、微动脉) 外膜:疏松结缔组织、外弹性膜(中动脉明显) Ps:W—P小体:合成与储存FⅧRAg(与凝血有关的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功能是帮助凝血 大动脉:中膜为弹性膜(40-70层)、无明显外弹性膜,又称弹性动脉,起辅助泵作用 中动脉:中膜为平滑肌(10-40层), 又称肌性动脉,起调节分配血液作用 小动脉:内膜的内弹性膜随管径的变细而逐渐消失,一般无外弹性膜,起维持血压作用 毛细血管的一般结构:主要由1个内皮细胞组成,粗的毛细血管有2—3个,一般不超过4个 毛细血管的分类: 连续性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连接紧密,基膜连续(分布于结缔组织、肌组织、肺和中枢神经系统等处) 有孔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有孔,但基膜连续(胃肠粘膜、肾血管球等处) 血窦:管腔较大,⑴内皮细胞有孔,有连续的基膜(见于某些内分泌腺) ⑵内皮细胞有孔,基膜不连续或不存在(见于肝、脾血窦) 毛细血管的功能:是血液与周围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部位 动脉管与静脉管的比较(非官方):动脉管壁厚,静脉管壁薄且管腔不规则 微循环三大通路 迂曲通路:微动脉→真毛细血管网→微静脉(血流缓慢,有利于物质交换) 直捷通路:指血液流经通血毛细血管,路径短而直,血流速度较快,通常发生在组织处于静息状态下 动静脉吻合:不经过毛细血管,在急性大出血等应急状况下才开放 心脏心壁的结构 心内膜:内皮、内皮下层、心内膜下层(结缔组织,蒲肯野纤维也位于此层) 心肌膜:心肌(走向:内纵、中环、外斜),有闰盘 心外膜:属于浆膜,是心包膜的脏层,表面为间皮 Ps:在心房肌和心室肌质检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心脏的支架,即心骨骼 心脏传导系统的心肌纤维类型 起搏细胞:组成窦房结和房室结 移行细胞:窦房结和房室结的周边及房室束 蒲肯野纤维(束细胞):组成房室束及其分支 Ps:窦房结位于右心房心外膜深部,其余的部分均分布在心内膜下层,由结缔组织分开 心血管发生(此部分最好看视频) 原始心血管系统的建立(部分): 卵黄囊胚外中胚层→血岛→内皮→血管 ↓ 原始血细胞 生心区:中胚层→围心腔 1对生心板 心管内皮→心内膜的内皮层 心肌外套层→心肌膜和心外膜 心胶质→内皮下层及心内膜下层 注:以上箭头均为分化 胎儿血液循环: 脐动脉(静脉血)→胎盘→脐静脉(动脉血)→静脉导管→下腔静脉(混合血)→右心房(混合血)→大部分注入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头颈和上肢→上腔静脉→右心房(含一定量氧的静脉血)→右心室→肺动脉→动脉导管→降主动脉→腹腔、盆腔及下肢→脐动脉(静脉血) 注:以上箭头是血流方向 心血管系统先天畸形: 房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心内膜垫发育不全 室间隔缺损:心内膜垫的组织增生和伸延不良、膜部缺损 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在室间隔缺损处,右心室肥大 动脉导管未闭:可能是出生后动脉导管肌不能收缩所致,或者是管腔过于粗大 心肌细胞生理电现象 一、心肌细胞的类型 1.工作细胞:心房肌、心室肌细胞,为快反应细胞,具有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无自律性。 2.特殊传导系统:具有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除结区),但无收缩性。 特殊传导系统包括:(1)窦房结、房室交界(房结区、结希区)——慢反应细胞。其中,房室交界的结区细胞无自律性,传导速度最慢,是形成房—室延搁的原因。 (2)房室束、左右束支、浦肯野氏纤维——快反应细胞 3.区分快反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的标准:动作电位0期上升的速度。快反应细胞0期去极化速度快。多由Na+内流形成,慢反应细胞0期去极化速度慢,由Ca2+内流形成。 二、心室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原理 1.静息电位——K+外流的平衡电位。 2.动作电位——复极化复杂,持续时间较长。 0期(去极化)——Na+内流接近Na+电化平衡电位,构成动作电位的上升支。 1期(快速复极初期)——K+外流所致。 2期(平台期)——Ca2+、Na+内流与K+外流处于平衡。 平台期是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持续时间很长的主要原因,也是心肌细胞区别于神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 3期(快速复极末期)——Ca2+内流停止,K+外流增多所致。 4期(静息期)——工作细胞3期复极完毕,膜电位基本上稳定在静息电位水平,细胞内外离子浓度维持依靠Na+—K+泵的转运。自律细胞无静息期,复极到3期末后开始自动去极化,3期末电位称为最大复极电位。 3.心室肌细胞与窦房结起搏细胞跨膜电位的不同点: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