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论语集注》文学观简论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年 1月 山西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Jan.,2013 第40卷第 1期 JournalofShanxi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 Vo1.40 No.1 朱熹 《论语集注》文学观简论 李 春 强 (扬州大学 文学院,江苏 扬州225000) 摘 要:朱熹的文论家形象一直晦而不彰。朱熹不仅创立了博大精深、光耀百代的朱子哲学,而且善识音 律,精通文学,经常从一位情感充沛的创作者或一位掘深探微的鉴赏者的角度入手来解读文学,摇曳性灵、感发 生命,揭示出了某些文学创作 、鉴赏与批评领域的本质规律。《论语集注》中“文道一贯”的文学本体观、“文质彬 彬”的文学创作观、“尽善”“尽美”的审美理想观 、“玩味”“涵泳”的文学鉴赏观初步构成 了相对完整的文学理论 体系,让我们得 以窥见朱熹理学家身份光环下的文论家面 目,并搜索出传统经学诠释路径从经学到文学转向的 端倪。 关键词:朱熹;论语集注;文学观 中图分类号:I10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57(2013)叭一0116-05 朱熹的文论家形象一直晦而不彰。朱熹以理学 等”后才最终写定的经典之作。在此拟以 《论语集 而名高,恰如钱穆先生所评:“朱子不仅集有宋性理 注》为例,具体分析朱熹在集注 《论语》时所流露出 学之大成,即有宋经史文章之学,亦所兼备,而集其 的一些文学观念,以助于昭示朱熹理学家身份光环 大成焉。诚所谓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汇纳群 下的文论家面 目。 流。”l1_1观其 四十余年 的学术研究生涯,《诗》、 一 、 “文道一贯’’的文学本体观 《书》、《礼》、《易》、《楚辞》和古代散文无不研习,可 谓著述浩繁。他不仅创立了博大精深、光耀百代的 构成中国文学批评体系的诸多概念范畴中影响 朱子哲学,而且善识音律,精通文学,经常从一位情 较大者,莫过于文道关系论。自先秦以下,文道关系 感充沛的创作者或一位掘深探微的鉴赏者的角度人 一 直让历代文论家颇费思量,重道轻文的观念传统 手来解读文学、谈论文学,从理学视角感悟生命,揭 绵延不绝,贯穿始终。先秦时代苟子发 “明道”、“征 示出了某些文学创作、鉴赏与批评领域的本质规律。 圣”、“宗经”之先声,东汉扬雄做了进一步的发挥, 郭绍虞在 《中国文学批评史》中称赞朱熹 “论诗兼有 而南朝刘勰 《文心雕龙》更是列出专章—— 《原道》 道学家与诗人之长”,既 “有道学家之切实,而不落 篇,来系统阐释文道之间的内在关系。唐代韩愈 自 于迂腐”,又 “有诗人之空灵,而不落于玄虚”_2_3∞, 谓 “志在古道,又甚好其言辞”_4l】,其门人李汉在 可谓言之切当。 《昌黎先生集序》中将韩愈的思想概括为:“文者,贯 不过,近现代学者主要 围绕着朱熹的 《诗集 道之器也。”l5J3们宋代,周敦颐首倡 “文以成道”之 传》、《楚辞集注》、《韩文考异》等文学著作展开朱熹 说:“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勿庸 ,徒饰也,况 文学思想的批评和论述 J,亦散见于关于 《朱子语 成车乎?文辞艺也,道德实也。” ¨ 类》的发掘中,其中有关文学的论述虽然散漫却非 朱熹的文学本体论,正是承继了流播已久的道 常广泛。《论语集注》作为 《四书章句集注》的一部 统思想,并在一定程度上将 “文”的概念纳入了 “道” 分,是朱熹经过40多年的用心 “理会”,并 “逐字称 的范畴之内,从而得出 “文道一贯”的新观点。 《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