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年3月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Mar..2013
ofSchoolofChinese andCulture NormM NO.1
第1期 JournM Language Nanjing University
无“代”时代的个性彰显
——评电影《白鹿原》、《二次曝光》、《浮城谜事》
朱 洁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摘 要:21世纪,中国电影进入无“代”时代。曾经的第六代导演王全安、李玉、娄烨在
2012年相继推出电影《白鹿原》、《二次曝光》和《浮城谜事》,三部作品在主题、人物、结构、风
格等方面均呈现出迥异的审美追求,彰显出导演独特的艺术个性,昭示着中国电影未来的发展
方向。
关键词:无“代”时代 个性追求 《白鹿原》 《二次曝光》 《浮城谜事》
中图分类号:1207.351文献标识码:A
从导演所属代际谱系的视角研究中国电影导演及其创作已成为中国电影研究的一大特色。百年六
代的延续与更替,清晰地勾勒出中国电影价值坐标的逐步确立,展露出中国电影所经历的美学嬗变。作
为中国影坛最年轻的一代导演,第六代的创作始于1991年张元的电影《妈妈》。在这之后的二十年间,
这一创作群体经过艰难求索,逐渐从稚嫩走向成熟,为中国影坛奉献出丰厚的艺术成果。成长叙事、底
层世相、文化反思是第六代电影最为集中的表现内容,纪实美学旗帜之下的本色现实主义成为第六代电
影情有独钟的创作方法口]。然而,伴随着199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急遽变迁,这种以
“代”概念为核心的理论与创作的默契逐渐被打破。进入新世纪后,丰富多样的电影题材及创作方法的
兴起,标志着价值多元化时代的到来,代际称谓已不能完全涵盖这一庞大群体极具个性的艺术创作。无
“代”时代已然来临。
在中国第六代导演的排行榜上,娄烨、王全安、李玉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娄烨影片《春风沉醉的夜
晚》问鼎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奖;王全安凭借《图雅的婚事》、《团圆》两片,分获柏林电影节最佳电影金
熊奖和最佳编剧银熊奖;《观音山》也为李玉赢得东京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2012年下半年,三位导
演先后都有作品与观众见面:王全安的《自鹿原》、李玉的《二次曝光》和娄烨的《浮城谜事》,三位导演
的三部电影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各自以往创作的突破与超越。对涉及影片内容与形式诸方面的深
度解读,有可能让我们窥见曾经的一代导演如今迥异的个性追求。
题材:宏大历史与微观现实
在第六代的电影创作中,历史题材的作品数量不多,姜文的《鬼子来了》、娄烨的《紫蝴蝶》、陆川的
《南京!南京!》是对中国现代历史的另类影像书写,因为种种艺术或非艺术的因素,都未能赢得太多的
认同。从开始酝酿到拍摄完成,陕北导演王全安历经7年时间,终于将陈忠实小说《白鹿原》搬上银幕。
收稿日期:2012一11—20
作者简介:朱洁,女,1971年生。上海川沙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
146
小说《白鹿原》是风行于上世纪末中国文坛的一部史诗式巨著,全景式地描绘了清朝末年到解放初期关
中地区的社会生活。如此大量与密集的社会生活内容,很难在一部篇幅、容量有限的电影中全部得到反
映。如果说冯小刚的电影《一九四二》是对刘震云的小说《温故一九四二》做了一次成功的加法的话,王
全安的《白鹿原》则是在对陈忠实的小说做减法。王全安认为,时代的变迁使得当今的人们不再像二、
三十年前那样纠结于两党之间或家族之间的怨气,当年小说中引起争议的一些主题,包括国共冲突和白
鹿原上下一代子女们跟谁走的尖锐冲突,已经不再重要。电影《白鹿原》截取清朝末年到抗战爆发的历
史区间,在旧有的乡村结构在现代化的残酷剥离中日渐崩溃的背景下,表现白鹿原子民们的生存与出
路。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成为电影与小说共同的表现视角。与以往表现宏大历史的影像叙事不同,《白
鹿原》并非如《辛亥革命》、《风暴》一般的正史,它更像是一部平民、草根阶层的民间史。那是一个轰轰
烈烈的巨变时代,国家权力的交替,军阀战乱,国共合作,革命,抗战,走马灯一样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