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 (讲课稿)PPT.ppt

  1. 1、本文档共2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基础理论 (讲课稿)PPT

体质的分类 中医体质学主要是根据中医学阴阳五行、脏腑、精气血津液等基本理论来确定人群中不同个体的体质差异性。 其具体分类方法:阴阳分类法 五行分类法 脏腑分类法 体型肥瘦分类法 禀性勇怯分类法等。 阴阳平和质:是功能较协调的体质。 临床有用的体质分类方法(中医常见体质) 阳虚体质 阴虚体质 气虚体质 湿热体质 瘀血体质 痰湿体质 气郁体质 特禀体质 阴阳平和质 1.偏阳质(阴虚) 2.偏阴质(阳虚) 身体强壮,胖瘦适度; 面色和肤色明润含蓄; 性格开朗、随和; 食量适中,二便通调; 舌红润,脉缓匀有神; 夜眠安和,精力充沛 反应灵活,思维敏捷 工作潜力大; 自身调章和对外适应能力强。 形体偏瘦 面色潮红、 平素怕热喜凉 口燥咽干、 心中时烦、 手足心热、 少眠、 便干、尿黄、 不耐春夏、 多喜冷饮、 脉细数、舌红少苔。 形体白胖 面色淡白无华、 平素怕寒喜暖、 四肢倦怠、 小便清长、 大便时稀、 唇淡口和、 常自汗出、 脉沉乏力、舌淡胖 第四章 经络 经络系统 经脉 十二经别 十二正经 奇经八脉 十五别络 浮络 十二经筋 孙络 连属 部分 络脉 十二皮部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 联络脏腑形体官窍 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 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 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二经脉 1.组成 十二经脉 2.走向 头 胸 手 足 腹 手三阳经 足三阴经 手三阴经 足三阳经 《灵枢.逆顺肥瘦篇》:“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 足之三阳,从头走足; 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十二经脉 3.流注次序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 足太阴脾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 足少阴肾经 手少阴心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阳胆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厥阴心包经 食指端 足大趾 目外眦 目内眦 足小趾端 无名指端 足大趾端 小指端 鼻孔旁 心中 胸中 肺中 《灵枢.营卫生会篇》:“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十二经脉循行图 观看动画 腧穴 1.定义: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2.分类: 十四经穴:具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且归属于十二经脉和任、督脉的腧穴。 奇穴:既有一定名称,又有明确位置,但没有归经的腧穴。 阿是穴: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病变部位、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部位的腧穴。 腧穴 3.腧穴定位方法: 3)手指比量法 常见穴位应用 1.人中(又名水沟) 定位:在人中沟的上1/3与下2/3交点处。 主治:昏迷,晕厥,癫狂病,小儿惊风,鼻衄,口眼歪斜,闪挫腰痛。 2.迎香 定位: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约0.5寸,当鼻唇沟中。(微笑当鼻辰沟中正中央,略向上刺) 主治:鼻塞,口歪,鼻衄,胆道蛔虫。 3.印堂 定位:在额部,当两眉头的中间。 主治:痴呆,失眠,头痛,眩晕,鼻衄(nǜ) ,鼻渊,小儿惊风,子痫。 4.合谷 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半握拳取穴) 主治:头痛,齿痛,目赤肿痛,口眼歪斜,耳聋,经闭,滞产,无,发热恶寒,无汗,多汗。 简易取穴法 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的交点即是此穴。 5.内、外关 定位: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中风昏迷,舌强不语,小儿惊风,中暑,昏厥。 外关 定位: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正中间。 主治:热病,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瘰疬,胁肋痛,上肢痹痛。 6.足三里 定位: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主治:胃痛,呕吐,噎膈,腹胀,肠鸣,下肢痿痹,泄泻,便秘,痢疾,疳积,乳痈,肠痈,水肿,癫狂,脚气,虚劳羸瘦,心悸,气短。本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 7.大椎 定位: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热病,疟疾,咳嗽,气喘,骨蒸盗汗,癫痫,项强,脊痛,风疹,座疮。 8.涌泉 定位:足趾跖屈时,约当足底(去趾)前1/3凹陷处。 主治:昏厥,中暑,小儿惊风,癫证,头痛、头晕,目眩,咽喉肿痛,咯血,便秘,小便难,奔豚气,足心热。 9.脾、肾俞 脾俞 【定位】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功用】健脾和胃,利湿升清。 肾俞 【定位】: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遗精,阳痿,早泄,遗尿,腰背酸痛,头晕,耳鸣,耳聋,月经不调,喘咳少气。 一般临床上先定位第4腰椎棘突,向上摸即可 第4腰椎棘突在两侧髂脊连线上 10.中脘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主治】:胃痛、腹胀

文档评论(0)

erfg4e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