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染病防控培训PPT
手足口病患儿,尤其是年龄低于3岁的婴幼儿,一旦出现以下特征之一,极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重症病例: (1)高热(38.5℃以上)持续2天以上不退。 (2)发热伴有寒战。 (3)面色苍白或变为青紫色。 (4)明显呕吐或头痛。 (5)呼吸浅快。 (6)排除发热、哭闹等因素,心率或呼吸明显增快。 (7)精神倦怠、萎靡。 (8)咳嗽明显加剧或伴有喘息。 (9)嗜睡、易惊、烦躁不安或抽搐。 (10)肢体抖动、无力或瘫痪。 (11)末梢循环不良(肢端凉、苍白或青紫色)。 (12)一般情况虽好,但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或明显降低。 (13)高血糖。 (14)高血压或低血压。 (15)临床或胸片提示合并有肺炎。 (16)心音低钝或心电图异常改变,或心肌酶异常。 三、患儿的居家治疗 多数手足口病患儿症状轻微,可以居家治疗,但需要提醒家长注意以下事项: 1. 患儿应留在家中,不要外出,避免与没有患病儿童接触,直至体温正常、皮疹消退及水疱结痂后1周。 由于一般病程为7天左右,故要求自发病之日起隔离至少14天。 2. 患儿用过的玩具、碗筷或其他用品应彻底消毒。一般使用煮沸消毒或用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浸泡,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可置于阳光下暴晒。定期用漂白粉对厕所消毒。 3. 家长在接触患儿前、给患儿更换尿布和处理粪便后要注意用肥皂和清水洗手。 4.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和温度适宜。 5. 居室内避免人员过多,禁止吸烟,避免患儿继发感染。 6.休息及饮食: 患儿发病1周内应多卧床休息,多饮温开水。饮食宜清淡、可口、易消化,口腔有溃疡时可以吃一些流质食物。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7. 口腔护理: 注意保持口腔清洁,每次餐后用温水漱口,口腔有溃疡时可涂抹鱼肝油,减轻疼痛。 8. 皮疹的护理: 患儿的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应宽大、柔软,经常更换。床铺应平整干燥。剪短患儿指甲,必要时包裹患儿双手,防止抓破皮疹。臀部有皮疹的患儿,应随时清理患儿的大小便,保持臀部的清洁干燥。 如疱疹破裂,应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涂擦刺激性小的消毒剂,如碘伏等。 9. 发热的护理: 患儿体温在38.5℃以下,不需要特殊处理,可让患儿多喝温开水。 患儿体温如超过38.5℃,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烧药。 10.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家长应严密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发现患儿有高热、头痛、四肢抽搐、呕吐、面色苍白、哭闹不安或嗜睡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及时发现重症趋势!!!! 四、预防措施 1.家庭与个人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给孩子洗手。 不要让孩子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让孩子养成在咳嗽或打喷嚏时掩住口鼻、不要与他人共用餐具等卫生习惯。 让孩子不要接触患病儿童。 家长在接触孩子前、给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 奶瓶、奶嘴在婴幼儿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要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2)做好手卫生 下列情况应及时洗手: 用餐前和上厕所后。 在与患儿接触后。 打喷嚏或咳嗽后。 接触公共设施如扶手、门柄、电梯按钮、公共电话后。 外出回家后。 六步洗手法的普及应进一步加强 2. 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 (1)对儿童家长进行手足口病的宣传工作,要求家长发现孩子发热、出皮疹后不要送入托儿所、幼儿园,及时去医院就医,并按照要求隔离。 (2)加强晨检和全日健康观察。一旦发现发热、有皮疹的孩子,立即与其他儿童分开,并请家长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3)老师在发现有发热、皮疹的儿童后,要立即对玩具、餐具、被褥、桌椅等进行消毒。 (4)督促儿童、教师及工作人员正确洗手。 (5)教室、宿舍要加强通风,对通风不良的教室应使用排风扇。 (6)让托幼机构及小学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每天对儿童经常接触的物品、玩具、餐具、公共用具、厕所等进行清洁消毒,消毒方法参见“患儿的居家治疗”。 (7)在发现手足口病患儿时,应根据相关规定,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并配合卫生和教育部门采取相关控制措施。 二、常见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流腮、风疹、水痘、猩红热) 流行性腮腺炎 一、概述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人是腮腺炎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 腮腺炎患者和健康带毒者是本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