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生儿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新生儿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裘江英 何碧云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浙江杭州 310003)   【摘要】总结了4例新生儿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护理重点包括病情的观察,患者血供的观察及护理,用药及并发症的护理。   【关键词】新生儿 深静脉血栓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6-0280-01   静脉血栓栓塞始于静脉血栓形成,尤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最多见。急性期,可因血栓繁衍致静脉阻塞进行性加重,由股白肿进展为股青肿,造成肢体静脉性坏疽;游离血栓脱落,引起致死性或非致死性肺动脉栓塞(PE)。后期,由于静脉及其瓣膜结构在血栓机化过程中遭受损毁,后遗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基于抑制血栓蔓延、消融血栓、恢复静脉的通畅性及保护静脉瓣膜的结构和功能,预防和降低肺栓塞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降低血栓形成后综合征与血栓形成复发率等治疗目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1,2]。2013年12月至2014年4月,我院NICU收治了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儿。现将有关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1例,女3例:出生胎龄37-39周;日龄3-36d。入院时的基础疾病分别是①新生儿败血症2例;②先天性巨结肠;③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腹膜炎;新生儿蛋白C缺乏。   1.2主要临床表现及结果   2例患儿表现为一侧下肢肿胀伴皮肤发青,皮肤温度较健侧略高,股围较健侧大0.5-1.0cm,B超:左股静脉分叉以上股总静脉、左髂外静脉、左髂总静脉内血栓形成,回流不畅。溶栓治疗后,血栓逐渐缩小,直至消失后出院,其中1例,溶栓过程中,出现消化道出血,洛赛克应用后好转,1例凝血功能无异常。1例患儿全麻下行剖腹探查+坏死小肠切除、小肠造瘘、腹腔冲洗引流术后左下肢红肿,皮温高,左小腿、踝部及左足皮肤发紫,足背肿胀,足背动脉未触及,B超:右侧髂静脉栓塞。 溶栓治疗,3d后行左下肢切开减张术,后患儿左小腿中部以远逐渐发黑坏死,组织无弹性,无自主活动,无血管搏动,坏死边缘可见脓性分泌物渗出、萎缩。78d后行左下肢肢体坏死截肢术。1例患儿表现为双下肢皮肤苍白,肿胀,张力高,触疼明显,可见凹陷性水肿,B超:右髂静脉、左髂静脉及股静脉血栓。溶栓治疗,无好转,行下肢静脉切开取栓术。术后凝血功能差,病情危重,家长放弃治疗后死亡。   2.护理   2.1 密切观察病情   深静脉血栓主要表现:①患肢突然肿胀、双侧不对称。②患肢疼痛、活动减少,易激惹。③软组织张力增高,活动后加重,抬高患肢可减轻。④皮肤温度较健侧偏高或偏低,当血液循环严重障碍时,患肢皮肤温度较健侧低,甚至冰凉。   严重的下肢DVT患儿可出现股白肿甚至股青肿。股白肿为全下肢明显肿胀、剧痛,股三角区、腘窝、小腿后方均有压痛,皮肤苍白,伴体温升高和心率加快。股青肿是下肢DVT最严重的情况,由于髂股静脉及其侧支全部被血栓堵塞,静脉回流严重受阻,组织张力极高,导致下肢动脉痉挛,肢体缺血;临床表现为患肢剧痛,皮肤发亮呈青紫色、皮温低伴有水疱,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全身反应强烈,体温升高;如不及时处理,可发生休克和静脉性坏疽。静脉血栓一旦脱落,可随血流进入并堵塞肺动脉,引起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表现[1]。如患肢紫绀平面逐渐下降,肤色由紫绀转暗红,区间呈现正常颜色,并能触及动脉搏动,说明动脉血栓溶解,血管再通;患肢青紫、肿胀减轻,周径接近健侧,是静脉栓塞解除表现。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给予心电监护,动态监测心率、呼吸、血压,注意有无突然呼吸困难表现,警惕静脉血栓脱落导致肺拴塞发生。同时,观察患儿面色、反应、体温、食奶情况及尿量,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2.2 患肢的护理   血栓机化与血管壁黏附紧密需要l0~14 d,因此下肢DVT发病2周内病情最不稳定,血栓极易脱落而致肺栓塞[3],因此治疗早期护理至关重要。①患肢制动,避免哭吵,哭吵时,给予喂哺、或安慰奶嘴、或用毛毯包裹给患儿营造一种安全感。②适当给予约束,使用约束带期间每小时评估观察固定方法是否正确,局部皮肤有无发红及破损。③患肢禁止热敷、按摩及挤压,防止发生肺栓塞[4]。④抬高患肢3Odeg;,促进血液回流和水肿的消退,但避免胭窝垫枕而致胭静脉回流受阻。⑤外涂肝素钠软膏或喜疗妥软膏消肿。⑥注意更换患儿体位,保持皮肤清洁,做好皮肤保护措施,防止褥疮发生。⑦测量腿围并做好标记,每班测量记录,观察动态变化.并与健侧大小腿作比较,判断疗效。时刻警惕患肢血供和肺栓塞征象的出现。   2.3 用药及并发症的护理   深静脉血栓的治疗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