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动静脉置管护理操作PPT
皮肤消毒剂的选择 消毒范围:大于敷料的大小 (CVC:15*15cm)。 皮肤消毒剂的选择 首选2%的洗必泰,替代可选碘酊、碘酒或70%的酒精。 洗必泰抗菌谱广、对皮肤刺激小。 年龄2月的婴儿使用洗必泰消毒皮肤没有得到证实。 在插管或操作前让消毒剂自然风干。 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 置管前和导管使用过程中经鼻腔或全身性给予预防性抗生素是不必要的。 监测 通过视诊或触诊来监测插管部位敷料的情况。 如果病人出现插管局部的疼痛,不明原因的发热,或其他提示发生局部或血流感染的迹象,应去除敷料检查插管部位。 鼓励病人向主管医生或护士报告导管部位的任何变化或不适。 记录操作者,日期,导管置入和拔除的时间,并按标准更换。 不常规进行导管尖端的培养。 注射器和连接帽 与管道相连接的注射器和连接帽应为螺旋口式连接(Luwe-LokTM)设计 实施细则: A、与中心静脉导管、经外周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和中长导管连接的注射器和连接帽最佳更换间隔时间目前尚不清楚,但是建议至少每7天更换一次 B、只要注射器和连接帽从导管上取下,就应丢弃,并换上一个新的注射器和刺入端口 文书记录 实施细则: 中长导管(ML)和中心静脉导管(PICC)需确定:皮外导管的长度、臂围、导管插入的有效长度 在进行输液治疗前任何导管功能失效的情况下需在X光下定位中心静脉导管尖端的位置 采用静脉炎,渗出,外渗的标准化评估量表对穿刺部位的状况和外观进行打分,随后正确记录评估结果。对新生儿及儿科患者,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标准化评估量表,并随后正确记录评估结果(参照标准静脉炎、渗出、外渗) 文书记录 治疗的终止,包括导管的长度和完整性,穿刺部位的外观,敷料的应用,导管撤出的原因和患者的反应。另外,如果可以获得培养物,需记录培养源, 包括但不仅限于穿刺部位,导管和血液 当使用多个导管或多腔导管时,需清楚的记录从每条通道输注的液体和药物 感染控制 护士在实施输液治疗过程中应戴手套,护士从事此类操作时有暴露于血液和体液的危险 在置入中长导管、所有类型的中心静脉导管及各种方式的导管置换过程中,需实施最高等级的无菌屏障预防措施 实施细则: 常规的锐器盒应放置在各种方便丢弃的地方,应方便使用,并按照医疗机构的政策和实践指南由专人负责清理 由于接触血源性致病菌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及锐器损伤带来的永久性致残性伤害疾病的严重后果,所有的针头必须是带针尖保护系统的安全装置 穿刺部位的选择 实施细则: A、可用于放置外周静脉短导管的血管主要分布在上肢的背侧和内侧面 包括正中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对于新生儿和儿童可选择的穿刺部位还可包括头部、颈部和下肢静脉 B、由于有发生血栓和血栓性静脉炎的风险,下肢静脉不应作为成年人选择穿刺血管的常规部位 C、接受了乳腺手术和腋下淋巴结清扫的术后患者,有可能存在瘘管或其他的禁忌症,在他们的上肢放置导管前要咨询医师并依据医嘱执行 穿刺工具的置入 不适合经外周静脉短导管实施的输液治疗包括:持续腐蚀性药物治疗、肠外营养、PH值低于5或高于9的液体或药物,以及渗透压大于600mOsm/L的液体 外周静脉短导管不常规用于采血。短期应用除外,如:预计使用的时间不超过48小时,在这种情况下外周静脉短导管应只用于抽血,而不用于输液液体和药物 护士应考虑借助视觉辅助技术来帮助确认和选择血管 外周中长导管不应常规用于采血 穿刺导管的选择 在满足治疗方案的前提下,选择管径最细、长度最短的导管 所有的导管均应为不透X射线的 为了患者的输液管理,护士将选用最少腔的导管 穿刺导管的选择 外周静脉-短导管 外周静脉-短导管定义为长度小于或等于3英寸(7.5cm)的导管 使用钢针应仅限于短期或单次给药治疗 外周静脉-短导管和钢针都应带有防针刺伤的安全防护装置 实施中长导管、经外周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以及其他中心静脉导管操作时,必须采用最大限度的无菌屏障预防措施,包括:无菌隔离衣,无菌的无粉手套、帽子、口罩、防护眼镜、无菌大单和毛巾 放置导管标准 一根导管只能尝试一次置管 中长导管的导管尖端应放置于贵要静脉、头静脉或臂丛静脉,位于腋窝水平或肩下部 中心静脉导管尖端应放置于上腔静脉的下1/3段到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连接处。经股静脉路径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导管尖端应放置于胸部的下腔静脉之内,高于膈肌水平的位置 开始治疗前,需经X线拍片来明确中心静脉导管的尖端位置并做记录 放置导管标准 导管部分不得被再次送入导管中,因为有出现导管被切断和/或被刺破的可能性 任何护士为单个病人置管的穿刺次数不应超过2次,以避免因多次不成功的穿刺造成对患者不必要的损伤和将来血管选择的有限性 放置导管标准 导管置入后或出现下列临床情况均应立即在X线下确认导管尖端所处的位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