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解读PPT
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解读
;一、孕产期保健观念转变背景
二、孕产期保健管理办法及相关工作规范解读
三、卫生部新“办法”及“规范”主要 内容解读
四、孕产期保健服务人员、设备标准
五、新版--《辽宁省孕产妇保健手册》的使用
;一、孕产期保健观念转变背景
(目前产前保健门诊存在几个突出问题)
; 1、孕前和孕期保健(产前保健)检查是产科医师的主要工作之一,作为孕产期保健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许多基层医院医生对产前检查的内容不甚了解,提供的检查通常是若干次B超和血、尿常规检查的堆积 。
; 4、不恰当的产前检查项目,如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TORCH)筛查,仍有许多医院给孕妇常规进行并称之为“优生四项”,但对于筛查结果不能很好地解释也不能给出相应的处理建议,只能给孕妇带来不必要的焦虑。更有给孕妇提供许多与妊娠无关的检查项目,增加了孕妇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 5、产前检查时给孕妇不合理地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微量元素)。(现在有很多微量元素的检查方法是不能提供准确数据的); 二、孕产期保健管理办法及相关工作规范介绍;《孕产期保健工作管理办法》、《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新规范
—卫生部2011年6月23日
《国家疾病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
—卫生部2011年4月
《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指南(第一版)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2011年5月; ;孕产期保健主要服务内容;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省下拨补助经费分配方法(2011年1~5月)
HIV
HIV感染孕产妇及婴儿补助:1000元/分娩的HIV感染产妇住院分娩补助;3000元/HIV感染产妇所生婴儿配方奶粉补助。工作补助:HIV感染孕产妇及婴儿随访补助400元/ 例;HIV感染孕产妇及婴儿采血、血样储存及运送补助300 / 例。
梅毒
梅毒感染孕产妇及婴儿补助50元/妊娠梅毒孕产妇;工作补助:400元/妊娠梅毒孕产妇。
( 工作经费根据实际情况,发到区所、助产单位或社区实际工作人员或区内统筹。)
;辽宁省公共为生活服务均等化——孕期保健项目;产前检查孕周;产后访视次数; 孕早期检查内容;孕中期检查内容-1st;孕中期检查内容-2nd; 孕中期检查内容-3rd;晚孕期检查内容-1st;晚孕期检查内容-2nd;晚孕期检查内容-3rd; 三、卫生部《孕产期保健工作管理办法》 和《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内容介绍;“规范”;
(一)孕前保健
孕前保健是指为准备妊娠的夫妇提供以健康教育与咨询、孕前医学检查、健康状况评估和健康指导为主要内容的系列保健服务。; (二)孕期保健 1、孕期保健服务内容; 其中辅助检查包括基本检查项目和建议检查项目。基本检查项目为保证母婴安全基本的、必要的检查项目,建议检查项目根据当地疾病流行状况及医疗保健服务水平等实际情况确定。根据各孕期保健要点提供其他特殊辅助检查项目。; 2、孕期检查次数
孕期应当至少检查5次。其中孕早期至少进行1次,孕中期至少2次(建议分别在孕16-20周、孕21-24周各进行1次),孕晚期至少2次(其中至少在孕36周后进行1次),发现异常者应当酌情增加检查次数。; 3、初诊和复诊内容
依据孕妇到医疗保健机构接受孕期检查的时机,孕期保健分为初诊和复诊。; (1)初诊
a.确定妊娠和孕周,为每位孕妇建立孕产期保健卡(册),将孕妇纳入孕产期保健系统管理。
b.详细询问孕妇基本情况、现病史、既往史、月经史、生育史、避孕史、个人史、夫妇双方家族史和遗传病史等。; c.测量身高、体重及血压,进行全身体格检查
d.孕早期进行盆腔检查。孕中期或孕晚期初诊者,应当进行阴道检查,同时进行产科检查。; e.辅助检查
基本检查项目:血常规、血型、尿常规、阴道分泌物、肝功能、肾功能、乙肝表面抗原、梅毒血清学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 建议检查项目:
血糖测定、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沙眼衣原体及淋球菌检测、心电图等。根据病情需要适当增加辅助检查项目。; (2)复诊
a.询问孕期健康状况,查阅孕期检查记录及辅助检查结果。
b.进行体格检查、产科检查(体重、血压、宫高、胎心、胎位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