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急危重症的快速识别要点与处理技巧1PPT.ppt

常见急危重症的快速识别要点与处理技巧1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急危重症的快速识别要点与处理技巧1PPT

基本气道处理(开放气道) 方法 仰面举颏法—压额抬颚(Head tilt)法 托下颌法—下颚突出法(Jaw thrust)(疑颈椎受伤时使用) 对疑有颈椎损伤者,牙关紧闭者使用螺旋开口器 对尚有呼吸心跳的昏迷者可采用复苏体位 环甲膜穿刺套针适用:会厌肿胀、颌面创伤、气管堵塞、喉头痉挛 仰面抬颏法 要领:用一只手按压患者的前额,使头部后仰,同时用另一只手的食指及中指将下颏托起。 托下颌法(头颈部外伤适用) 双手在患者头部两侧、握紧下颌角, 双肘支撑在患者平躺平面,用力向上托下颌、拇指分开口唇。 人工呼吸方法(口对口) 口对鼻人工呼吸与口对口人工呼吸类似,一般用于婴幼儿和口腔外伤者。 人工呼吸方法(口对鼻) 婴幼儿人工吹气方法(口对口鼻) 压额抬颏 包紧口鼻吹气 注:小儿吹气时脖子不能使劲后仰,成人可以后仰90度, 8岁以下50度,1岁以下30度。 缺 点 氧浓度太低 (1)(2)有 大气中的氧浓度为21% 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氧浓度为16% CPR最早应给予的氧浓度100% 胃扩张 (1)(2)(3)有 皮囊-瓣膜-面罩复苏器(BVM) 只使用呼吸囊而无氧连接时,Fio2=21% 使用呼吸囊,02流量12-15L/min, Fio2=40-60% 使用BVM,02流量12-15L/min,Fio2=90-100% 球囊—面罩通气 潮气量: 500-600ml(6-7ml/kg) 挤压时间:大于1秒 通气频率:10-12次/分 手法:CE手法 注意:在2人抢救有高级气道的情况下(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呼吸囊通气频率为8-10次/分,而且不需要中断心脏按压。 院内CPR 尽早使用袋氧面罩呼吸囊 尽早气管插管—接人工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 目的 保持有效的氧供应 有效通气 插管操作需要30秒内完成 气管插管 院外目睹发生心脏骤停,施救者应从胸外按压开始心肺复苏,并尽快使用AED(如果有) 对于院内心脏骤停,没有足够证据支持或反对在除颤之前进行心肺复苏。 但对于有心电监护的患者,从室颤到给予电击的时间不应超过3分钟,除颤器就绪即行心肺复苏。 先给予电击与先进行心肺复苏 儿童除颤能量剂量: 儿童可以使用 2-4 J/kg 的首剂量进行除颤,但为了方便进行培训,可考虑使用 2 J/kg 的首剂量。对于难以纠正的心室颤动 (VF),应该提高该剂量。后续能量级别应至少为 4 J/kg 并可以考虑使用更高能量级别,但不超过 10 J/kg 或成人最大剂量。 成人除颤能量不变(单相波:360J;双相波150-200J) 儿童复苏后将给氧限制在正常水平: 恢复自主循环后,保持氧合血红蛋白饱和度在94% 到 100% 之间以限制血氧过多的风险。由于氧合血红蛋白饱和度为 100% 可能对应 PaO2为大约 80 至 500 mm Hg 之间的任意值。 1.保留 A-B-C 复苏程序(按压与通气比率为3:1),但心脏病因导致的骤停施行(15:2) 2.评估心率、呼吸速率和氧合状态: 最好使用血氧计而不只是评估肤色确定氧合状态。 3.吸氧:对于足月出生的婴儿,最好使用空气而不是 100% 的氧气开始复苏。 新生儿心肺复苏 CPR时选用药物的新认识 首选药物: 肾上腺素、加压素 √ 机 制 兴奋α-受体、β-受体 。复苏关键是提高冠状A的灌注压,而冠状A是α-受体、β-受体分布密度最广的部位。 肾上腺素 作 用 增加心肌和外周血管阻力 兴奋心室高低起搏点→HR↑ 心排出量↑→冠状A血流↑→改善心肌缺血→利于心脏复跳 剂 量 经典用法:1mg,iv每3-5分钟一次 中剂量:2-5mg,iv每3-5分钟一次 递增量:1mg-3mg-5mg,iv每3-5分钟一次 高剂量:0.1mg/kg,iv每3-5分钟一次 注意:避免与碳酸氢钠同时同一静脉通道应用! 推荐经典用法 小儿剂量 剂量: 0.01 mg/kg,静脉或骨髓腔内注入; 第二剂和以后的剂量可与首剂相同,也可用1:1000 溶液、剂量为0.1~0.2 mg/kg; 气管内给药0.1 mg/kg。 间隔3~5 分钟重复1 次 首选—氨碘酮、利多卡因 其次— 普鲁卡因酰胺 尖端扭转型室速— 硫酸镁1-2g iv 药物除颤 氨碘酮(可达龙)-Amiodarone 作用: 抗心律不齐药物 阻断Na+、k+ 、Ca2+ 有β阻断作用 副作用:动脉血压下降(约16%的病人) ARDS,故对于呼吸道疾患避免使用 Q-T延长 氨碘酮(可达龙)用法: VF、无脉搏性VT 可达龙初剂量300mg静注 VT时初剂量150mg,静脉推注 后均改为1mg

文档评论(0)

erfg4e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