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目标(二)
教学目标 1、理清故事情节,了解思想内容,学习多角度对比体现主题的方法 2、体会主人公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性美,把握作者通过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 3、认识人性这一话题的复杂性,结合课文内容思考人性美与丑的复杂关系 课时:1课时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生于法国东部的一个小镇,出身贫民,参加过革命军,后在拿破仑军队当过将军。 雨果自幼多才多艺,尤其热衷于文学,14岁开始写诗,18岁时获“文艺竞赛硕士”荣誉,被誉为“神童”。后来主要写小说,其作品多反映对政治的关注。1831年(29岁)写的《巴黎圣母院》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艺术性蜚声世界文坛,是其代表作品之一。 1885年5月,雨果病逝于巴黎,法国人民为他举行了国葬,遗体也被送到专门安葬伟人的先贤祠。 其它代表作:《悲惨世界》《笑面人》 《海上劳工》等 巴黎圣母院坐落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中的西岱岛上始建于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苏利决定兴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才全部建成,历时180多年。 了解文章 伽西莫多在受刑台的时候,观看的人们都有哪些表现?他们之间的区别表现出了什么?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回答。 1、群众在观看伽西莫多公开行刑 2、副主教克洛德·孚罗洛匆忙走开了. 3、爱斯梅拉达独自走上刑台给这个可怜人水喝. 当伽西莫多被送上刑台、接受鞭刑以及受刑后,众人是如何对待他的?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回答。 在伽西莫多没有出现前,人们焦急地等待一场残酷的娱乐. 等伽西莫多出现之后,围观的普通人在受刑前诅咒他,嘲笑他 在他受刑时,人们好像获得了一项娱乐,“场上处处都有人诅咒他,嘲笑他,向他叫骂,向他投石头” 在他受刑后依旧对他进行恶毒的诅咒 在爱斯梅加达给他喂水的时候,人们又拍手叫好 在行刑台上的伽西莫多面对不同人的举动,他的心理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行刑前愚笨的待在台上,没有什么反应 行刑时疼痛让他惊醒,眼睛冒火,青筋暴起,试图挣脱,在筋疲力尽后,他的脸上显现出痛苦懊丧,直到仿佛死了一般。 行刑后面对别人的咒骂他一度狂怒起来,在无法挣脱时,他又不再动弹,只是脸上多了愤怒、憎恨和失望。 当他看见神甫时,笑得很灿烂。在神甫躲开后,他陷入深深的无助和悲哀。 后来他打破了沉默,像野兽般地咆哮要水喝,爱斯梅拉达的出现,使他滚出了一滴泪。 在这个“美与丑的看台”上,雨果是通过什么创作手法使众多人物的美与丑展现出来的?(举例说明)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对比 小说中的美丑对照如: 伽西莫多的外丑内美, 伽西莫多外表的丑与爱斯梅拉达外表的美 爱斯梅拉达人性的美与克洛德人性的丑 爱斯梅拉达人性的美与观刑群众人性的丑 这些对比,充分表现了人性的复杂,表现了人性中美与丑对立冲突的激烈,也表现了人性中美与丑的统一,揭示了真、善、美的真谛. 残酷的刑罚 群众的冷嘲热讽与打骂 副主教的忘恩负义 而爱斯梅拉达的“一滴水”中透出了人性美的光辉,正是这道人性美的曙光照亮了沉睡在黑夜中的善良,唤醒了伽西莫多几乎已经接近僵化的人性,生平第一次流出了眼泪 心灵的告白 我们要呼唤人性的真善美的到来,我们需要人道主义!就让我们在这“美与丑的看台”上做一次心灵的告白。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人性中“美与丑”的认 识。 布置作业 1、课后阅读《巴黎圣母院》全文 2、我们要呼唤人性的真善美的到来,我们需要人道主义!就让我们在这“美与丑的看台”上做一次心灵的告白。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人性中“美与丑”的认识。 教学反思 可以说,任何一个学生都可以读懂文本的大概意思。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文本的主题以及感受文本语言是本教学的重点。因此,在设计中让学生比较文本与影视片段(大约3分钟左右),问:影片中增、删、改了些什么内容?效果如何?这似乎是一个激发兴趣很好的切入点,学生兴趣高涨,比较的分析相当到位。 感激之泪 悔恨之泪 开心之泪 觉醒之泪 * * * * * * * *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作者简介: 《巴黎圣母院》(1831)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伽西莫多为救女郎而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作品简介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为什么一滴眼泪可以换来一滴水? 快速浏览课文,抓住关键信息,分别找出小说三要素中的环境,人物和情节,并分别概括出选文的典型环境,主要人物和情节的发展脉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