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笋贮藏温度和保鲜技术的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竹笋贮藏温度和保鲜技术的研究

维普资讯 第21眷 第1期 竹 子 研 究 汇 刊 VoI.21,No.1 2002年 1月 JOURNALOFBAMBOORESEARCH Jan.2002 竹笋贮藏温度和保鲜技术的研究 沈立铭 何元荪 潘祥辉。 席琦芳。 马张林 (1.浙江省余姚市林业局,余姚,315400;2.浙江大学华寡池控区食品.杭州.3100291 3.浙江余拂市马诸镇农办.余拂。315452) ■ 要 针对竹笋氨基酸古量高,不耐贮藏保鲜的这一问题,经过 2年的试验研究,采用抑制竹笋 的呼吸强度.减步乙稀的释放景,保持适宜的温度与湿度,有效地延长样笋贮藏寿命。 关曩调 竹笋-贮藏保鲜}温度;湿度 竹笋昧美可 口,富含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有 素食第一品 的美称。采后竹笋呼吸旺盛, 不耐贮藏,常温下仅能保存2~3天,我们分别在 1998年和 1999年对鲜竹笋保鲜技术进行了 研究。 1 赫 与贵法 1.1 材 料 供试品种为刚竹属的乌哺鸡竹 (PhyllostaehysvivaxMcClure),采 自余姚市三七镇石步 村 1.2 方 法 I.2.1 处理方法 竹笋采后立即预冷,分别贮于2士1℃和 10士1℃ 衰 1 鲜竹笋保鲜处理方案 下 在2士1℃贮藏的竹笋采用 8个处理(表 1),每个处 TaMe1 TheexperimentM designingof keepingb~mbooshootf~esh 理至少重复3次。 1.2.2 分析项 目 处理号 处理方法 (1)呼吸强度的测定。采用GxH305型红外线 CO。分析仪测定。用 104Oppm的标准CO。校准仪器, 进气流速为 1。1Lmin,测定时环境温度为 25C。 (2)乙烯释放量的测定。采用SP一6800型气相色谱 仪测定,测定条件为:氢火焰检测器,GDX一502填充 柱,柱温为90~C,进样器和检测器温度均为140℃。 (3)腐烂率的测定。腐烂指笋肉开始出观黄褐色的斑点和条斑,影响了笋的商品价值。腐 烂率指腐烂笋古所取样品的百分比。 (4)失重率的浏定。失重率=(贮后鲜重一采后鲜重)/采后鲜重 收横 日期420o口-12-1口 维普资讯 54 竹 子 研 究 汇 刊 21卷 (5)竹笋贮藏质量的感观评定。①笋壳质量的评定:根据笋壳色泽和有无霉点,分为 5级,每 级为 1分,贮藏效果越好,得分越高。②笋肉外表面质量的评定:根据笋肉色泽、黄褐色斑点的大 小及有无分为5级,每级为1分,贮藏效果越好,得分越高。笋肉有光泽、白嫩、无黄褐色斑点的最 好,定为5分。③笋肉纵削面质量的评定:评定标准同笋肉外表面质量的评定。④笋肉风昧的评 定:根据笋特有的清香和鲜昧的浓淡分为5级,每级为1分,贮藏效果越好,得分越高。 2 结果与分析 2.1 采后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的变化 图1显示竹笋在贮藏过程中,其呼吸强度呈峰型变化,10天时,达到高峰,之后又迅速下 降,104-1℃下则在 15天后又呈上升趋势,可能是微生物感染所致。呼吸强度随温度升高而上 升。采后 15天时,10~C下的呼吸强度分别是24-1℃下的3.18倍,呈显著性差异(PO.05) ’ 采后O~1O天内乙烯释放量呈下降趋势,此后保持在较低水平 (图2)。各温度下内源乙烯 释放量无显著差异(PO.05)。 蠹罩 鏊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