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晋方言看古见系字在细音前腭化的历史.pdfVIP

从晋方言看古见系字在细音前腭化的历史.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晋方言看古见系字在细音前腭化的历史

从晋方言看古见系字在细音前腭化的历史 乔 全 生 ( 山西大学方言研究中心 太原 030006) 提要 本文根据晋方言古见系字在细音前未腭化与已腭化的现状,讨论了晋方言古见系字开始腭化的时间, 通过方言之间的历史比较并结合历史文献,提出了古见系字腭化的时间当始于晚唐五代。 关键词 古见系字 细音 腭化 文中所称“晋方言”,即当今学界“晋语”,不包括山西境内中原官话汾河片。汾河片作 为官话与晋方言的过渡区,有的特点与晋方言相近。讨论晋方言见系字腭化的历史多涉及到 汾河片。本文运用“方言历史比较法”与“历史文献考证法”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古见系 字腭化的时间。 一 古见系字细音前未腭化的现状 晋方言上党片的古见系三四等字,还保留着细音前未颚化的读音。黎城、潞城、平顺、 壶关、陵川、阳城、高平等 7 个方言点见晓组在今细音前读[c]、[c]、[] 。与精组在细音前 已颚化的[t]、[t]、[]保持区别。如: 表 1 精精三≠经见四 趣清三≠去溪三 修心三≠休晓三 阳城 tin≠cin ty≠cy iu≠iu 平顺 ti≠ci ty≠cy iu≠iu 山西境内中原官话汾河片的部分方言也显示这一特点。吉县、临猗、运城、平陆、芮城、 河津等点,古见系字蟹摄开口二等字保留[k] 、[x] 的读音(因溪母无字,故无[ k] )。如: 表 2 街 界 解解开 芥 戒猪八戒 鞋 蟹 解姓 吉县 kai kai kai kai kai xai xai xai 临猗 kai kai kai kai kai xai xai xai 汾河片万荣话、河津话读“起”为[kei],“早起”为“早[kei],”“起来”为“[kei]来”。 并州片多数方言溪母字“去”白读读[k],见系二等晓匣母白读字读[x]声母,如:介 休话:下夏吓[xa35 13 35 35 13 423 13 ]、鞋[xi ]、孝[xu ]、解[xi ]、咸[xæ ]、匣[x ]、辖瞎[x ] 。 五台片、大包片的古见系二等字已经颚化为[t]、[t]、[],这点与北京官话无别。 二 晋方言见系字未腭化的文献记载 元代的实际读音中见组字有的已颚化,见于著录的未颚化记载太少。元曲山西籍石君宝 的《秋胡戏妻》,明藏晋叔文中注音尖团分明,团音:行:霞浪切,夯音享。 明代陆容的《菽园杂记》卷四记载:“又如‘去’字,山西人为‘库’,山东人为‘趋’, 陕西人为‘气’,南京人为‘可’去声,湖广人为‘处’。”山西与南京同为未腭化的[k]声母。 道光年间杨延亮编纂刊行的《赵城县志》卷十八《风俗附方言》记载:“身倦曰乖。”“倦” 是山摄合口三等群母字,今赵城方言读[ kuai] ;“嫁曰改。”“嫁”是假摄开口二等见母字, 今赵城、霍州、石楼、隰县、汾西、临汾、洪洞、新绛等方言读[ kai]、[ kei] 。保留了见组 字读舌根音的读法。 又载:“杏之为恨也。”杨延亮不是当地人,可能所记音为近似音,这一条记载声母是准 确的,但韵母不准,今赵城话读“杏”为[xe]去声。保留舌根擦音。 光绪九年(1884)重修的《文水县志》卷三《方言》记载:“不解曰解(音害)不下。” 1917 年修纂的《临县志》卷十三《风土方言》也记载:“不懂曰解不下(解读若亥)。” 1920 年修纂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