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富县探区长2、长6、长8油层组致密砂岩储层的形成研究.pdfVIP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探区长2、长6、长8油层组致密砂岩储层的形成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沉积学与油气、煤资源勘探开发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探区长2、长6、长8 油层组致密砂岩储层的形成水 谢渊1,王剑1,谢正温2,王生朗3,李春玉3,罗建宁3 3.中原石油 (1.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610082;2.长庆石油勘探局,710021; 勘探局,457001)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东南富县探区的三叠系延长组,紧邻生油凹陷,在众多石油钻井 见到丰富的油气显示,部分钻井已获产工业油气流,在与其相邻地区已发现了志丹、安塞、 下寺湾等延长组低孔渗地层.岩性油藏(油田),预示着该区延长组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然 而,该区延长组一直面临“井井见油,口口不流”的尴尬困境,典型的致密砂岩储层是制约 油气勘探的关键,而对其成因的研究乃是促进油气勘探的重要基础。 针对致密砂岩储层这一关键问题,笔者重点就富县探区延长组主要油层组长2、长6、 长8系统地进行了储层特征分析,并从沉积微相、层序地层及成岩作用等多个角度综合研究 了储层的形成与演化,从而为预测储层分布奠定了重要基础。 1储层特征 测试及综合研究表明,富县探区延长组储集岩主要为细粒(部分为中粒)长石砂岩、岩 屑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等,石英等稳定组分与长石等不稳定组分比率为0.5~O.7,成分 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差一中等;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残余粒间孔、粒间溶孔、长石溶孔等, 以小孔细喉型、小孔微喉型孔喉组合为主;物性总体较差,其中长2油层组储层岩石孔隙度 隙度平均为9.2%;渗透率平均为0.16x10。3哪2;排驱压力平均为3.45MPa,总体上为低孔渗 储层。通过储层成因及其演化分析表明,该区低孔渗储层的形成演化主要受到沉积微相、成 岩作用及等层序地层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 2沉积微相与储层 沉积微相是富县探区延长组低孔渗储层形成的源头性控制因素,它既控制着储层砂岩发 育规模等宏观特征,又决定着储层砂岩类型、结构及原始孔渗性,甚至对后期成岩作用类型 和强度都有着重要影响。延长组储层砂岩较发育的3套油层组(长2、长6、长8),主要形 成于三角洲发育期的前缘亚相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微相和平原亚相分流河道微相。其中长8 在该区东部牛武一带主要发育前缘河口砂坝、分流河道微相细砂岩储层,岩石相对较粗;西 部直罗一张村驿主要发育前缘远砂坝微相粉砂岩和少量细砂岩储层,粒度较细。长6发育前 缘亚相河口砂坝和分流河道微相细砂岩储层,厚度较大,平面分布稳定,牛武砂岩粒度较直 罗一张村驿粗。长2中细砂岩储层最发育,主要形成于平原亚相分流河道微相、次为前缘亚 相河口砂坝和分流河道微相,单层厚度较大,粒度较粗。受沉积微相的控制,长2储层最发 育,储集砂岩物性和孔隙结构最佳,次为长6,长8相对较差。 ’本文受中原石油勘探局研究院“陕北富县探区沉积相与储层研究,,项目与国家“973”项目“鄂尔多斯盆地多种资源(矿床) 富集规律研究”(2003CD214602)联合资助。 167 二、沉积学与油气、煤资源勘探开发 3成岩作用与储层 岩石薄片、镜质体反射率、粘土矿物及包裹体温度等测试分析表明,延长组储集砂岩发 生了多类成岩作用,经历了漫长而又复杂的成岩演化,最高达到晚成岩阶段A期。其中, 压实、胶结、溶蚀等成岩作用是富县探区延长组特低孔渗储层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首先,强烈的压实作用是导致储层物性变差的主要成岩作用。由于延长组砂岩“抗压实 性”强的石英含量相对较低(平均小于42%),而“抗压实性”较差的长石、岩屑等软颗粒 含量较高,加之沉积后埋藏过程漫长,因而压实作用强烈。据朱国华(1982)研究得出,机 械压实和化学压溶作用导致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砂岩原始孔隙度损失约为13.6%。 其次,较强的胶结作用是导致储层物性变差的又一重要成岩作用。区内延长组砂岩广泛 发育以绿泥石为主粘土类矿物胶结作用、以方解石为主的碳酸盐类矿物胶结作用,以及自生 石英、自生长石及其次生加大等胶结作用,尤其是绿泥石胶结作用和主要形成于晚成岩A 期的方解石胶结作用对储集砂岩孔渗影响最显著,前者造成的孔隙损失量可达1%~4%, 后者对孔隙损失量可达3%~8%,同时对孔隙喉道也明显形成堵塞而降低了砂岩的渗透性 能。 再次,较弱的溶蚀作用未对储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