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区域分析与规划10-12
(三)域镇体系的发育阶段 按社会发展阶段可以划分为:前工业化阶段(农业社会);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后期至后工业化阶段(信息社会) 按照城镇体系的组织结构演变可划分为:低水平均衡阶段,极核发展阶段,扩散阶段和高水平均衡阶段等。 城镇体系的演化和发展阶段,因侧重点不同有多种划分方式。 (四)城镇体系的类型 1.以中心城市数量多寡组合方式可以分为: ·单中心体系类型、多中心城镇体系类型。 2.按区域的经济类型,可以分为矿区型。农业区类型体系,以及流域型、铁路公路沿线型体系等。 3.按行政等级和管辖范围,可以分为全国、省域、市域、县域城镇体系类型,此外,还有以特殊的地理区域和经济区域为对象的,如沿海,沿江。边境地区城镇体系类型等。 二、 城镇体系规划的任务与内容 1、城镇体系规划的任务: 2、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 ①综合评价区域与城市的发展和开发建设条件; ②预测区域人口增长,确定城市化目标; ③确定本区域的城镇发展战略,划分城市经济区; ④提出城镇体系的功能结构和城镇分工; ⑤确定城镇体系的等级和规模结构; ⑥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 ⑦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社会设施; ⑧确定保护区域生忐环境。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则和措施; ⑨确定各时期重点发展的城镇,提出近期重点发展城镇的规划建议; ⑩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 综合评价城镇发展条件;制定区域城镇发展战略;预测区域人口增长和城市化水平;拟定各相关城镇的发展方向与规模;协调城镇发展与产业配置的时空关系;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引导和控制区域城镇的合理发展布局;指寻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 三、域镇体系规划编制程序和工作方法 (一)规划工作准备阶段 (二)实地调查,收集资料和访问座谈阶段 (三)调查内容的分析研究阶段 (四)规划方案的构思阶段 (五)与当地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协调规划方案、编写规划报告和编制规划图件阶段 (六)组织专家评审和上报审批阶段 第二节 城镇发展区域条件分析评价 一、区位条件与区际联系 二、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 三、城镇体系演变的历史基础与现状特点 四、人口与社会经济条件 五、生态环境条件 六、域镇发展条件综合评价 一、区位条件与区际联系 (一)中心城市的吸引范围 在以各级行政区域为单元开展城镇体系规划时,必须分析中心城市的吸引范围,以确定所规划区域城镇体系是否完整。如果中心城市吸引范围明显小于或大于所辖区域,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地域,因而也不能规划完整的城镇体系,在规划工作中必须说明其不完整性。规划中还可以提出调整行政区划的建议,提出跨行政区域或若干行政区协调规划城镇体系的建议。 (二)区位与地理位置 作为城镇发展区域条件之一的区位条件,包括整个区域城镇体系的区位和各城镇的区位。既有与周围山川,水域等的空间关系,更重要的是与周边区域位置对城市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三)影响区位条件的要素 1.自然要素。 2.运输要素。 3.吸引辐射影响因素。 4.边缘区位效应。 1.以区域地形图和行政区图为工具,同时掌握区域内部及周边地区的资源、城镇、交通线路和港站。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布局状况等基础资料; 2.通过客流,货流、金融流,信息流以及经济技术协作关系等的调查,摸清区域内城镇之间以及与相邻区域和中心城市之间的现状经济联系,分析这些联系对城镇体系发展带来的影响; 3.调查掌握区域内和周边地区规划期大型基本建设项目和主要城市发展规划情况,分析其对区域城镇体系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 4.一般地级市市域城镇体系的区位图主要农示这个市域在全省及周边地区的位置及联系,并附上市域在全国的位置示意图;县(县级市)域城镇体系的区位图主要表示这个县域在所在地区及相邻地区的位置及联系,并附上县域在全省及至更大范围的位置示意图(图12-2)。 (四)区位分析与区位图编绘 二、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 (一)土地资源 (二)水资源 (三)矿产和森林资源 (四)旅游资源 (五)自然资源条件分析评价图的编绘 三、城镇体系演变的历史基础与现状特点 (一)域镇体系的历史演变 1.划分城镇体系的发展阶段。 2.主要城镇职能演变及其原因分析。 3.在历史演变的分析中,要重视历史遗件,保留和挖掘城镇特色。 (二)城镇体系的现状特点 1.城镇体系的现状,包括:概述城镇的数量(一般包括乡镇政府驻地集和分布;城镇常住人口(包括城镇建成区范围的在册非农业人口和农业人口外来常往人口);城镇化水平和城镇化质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