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炎症-护理
炎区(红) 炎性水肿 1.??发热:体温升高是致热原引起,致热原分两种: 1)外源性致热原: 2)内源性致热原:主要由白细胞产生的IL-1和TNF。能作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在局部产生PGE2引起发热。 一定程度发热对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好处,不可一发热就退烧。 急性炎症全身反应 2. 末梢血白细胞计数升高。 机理是:①骨髓中动员出来的白细胞进入血循环。 ②还有一种因子叫集落刺激因子(CSF,主要来自淋巴细胞,巨噬C)能促骨髓造血前体细胞增殖。IL-1,TNF能促进CSF产生。 3、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增生 4、实质器官的病变 第五节 炎症的类型 一、炎症的临床类型: 超急性炎症 急性炎症 慢性炎症 亚急性炎症 第五节 炎症的类型 二、炎症的病理类型: 变质性炎 渗出性炎 增生性炎 (一)变质性炎 以变性或坏死为主要改变的炎症。 如: 1、病毒性肝炎:以肝细胞变性或坏死为主。 2、阿米巴性结肠炎:肠粘膜变性、坏死为主。 (二)渗出性炎 1、浆液性炎症 2、纤维素性炎症 3、化脓性炎症 4、出血性炎 1、浆液性炎症 以浆液渗出为特征,主要成分是血清,混少量白细胞和纤维素,浆液内含3%~5%蛋白质; 好发部位:皮肤(水痘、水肿)、浆膜(炎性积液)、粘膜(浆液性卡他); 此型炎症轻,易吸收,太多 压迫。 2、纤维素性炎症 以纤维蛋白原渗出并在炎症灶内形成纤维素为主要病变特征。多发生于浆膜、粘膜表面。 镜下:红染纤维素呈状网,其间混杂与中性粒细胞及坏死细胞的碎屑。 肉眼:在粘膜面(咽、喉、气管)形成一层污灰色膜,称假膜(如:白喉、细菌性痢疾);如在心包浆膜面则称“绒毛心”。 假膜性炎 结肠 喉 绒毛心 可见大量纤维素渗出(箭头所指),造成心包腔的粘连。 绒 毛 心 纤维素性心包炎 心肌膜层 心外膜层 纤维素性渗出层 纤维素渗出(丝网状) 以中性粒细胞大量渗出,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形成脓液为病变特征。 脓液:是一种混浊凝乳状液 体,呈灰黄或黄绿色。由中 性粒细胞、脓细胞、液化坏 死的组织、渗出液和细菌等 构成(如右图)。 3、化脓性炎症 病理类型 表面化脓和积脓 脓肿 蜂窝织炎 表面化脓和积脓 指发生于粘膜、浆膜表面的化脓性炎。如脓液在粘膜表面排出,称脓性卡他;如脓液不能排出则称积脓,如胆囊、输卵管、体腔积脓。 支气管粘膜脓性渗出(脓性卡他) 心包腔内脓性渗出 箭头所指为积脓 血 管 扩 张 (二)血管通透性升高及液体渗出 主要是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壁通透性升高,水分和大量蛋白质 血管外间隙或体腔 炎性水肿或炎性积液,即所谓渗出液。 渗出液和漏出液的区别。 (原因、蛋白含量、比重、细胞数、Rivalta试验、凝固性、透明度) 渗出液与漏出液的区别 渗出液 漏出液透明度 浑浊 澄清比重 1.018以上 1.018以下蛋白量 2.5g%以上 2.5g%以下细胞数 >500个/mm3 <100个/mm3凝固性 能自凝 不自凝Rivalta Test (+) (–) 血管通透性 ↑ (1)血管通透性升高的机制 内皮收缩和/或穿胞作用增强 内皮细胞损伤 新生毛细血管壁的高通透性 (2)液体渗出的动力 毛细血管内流体静压升高 组织胶体渗透压升高 3、渗出液的作用 有利:1)稀释毒素、带走代谢产物;2)渗出物含抗体、补体及备解素,利于清除、杀灭病原体;3)渗出的纤维素成网状,网罗限制细胞利于吞噬和修复; 4)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和体液免疫。 有害:1)渗出物量过多 压迫器官或邻近器官(如:喉头、脑、心包、胸腔、肺泡);2)渗出物中纤维素过多 机化、粘连(如肺泡、浆膜腔)。 喉头水肿 乳糜腹水 胸膜腔积液 胸腔血性积液 (三)白细胞的渗出和吞噬 概念:白细胞从血管中进入到炎症灶组织间隙中。 白细胞的渗出是炎症反应中最重要的形态学特征。 渗出的白细胞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