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月经间期子宫出血的辨证与治疗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月经间期子宫出血的辨证与治疗
贺良德 李寿君
(临江市卫生监督所 吉林临江 134600)
【摘要】 妇女月经间期子宫出血就诊时,往往描述为一个月来两次月经、医生如不仔细询问,往往当作一般崩漏或月事失调期处理。因排卵期出血通常3-7日自然停止,病人或医生也当作“治愈”。只有当此现象反复发作,才知并未痊愈。故将资料整理,供医界学同事参考。
【关键词】月经 间期 子宫出血
【中图分类号】R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2-0087-02
一、何谓月经间期子宫出血
月经间期子宫出血,即西医所称的排卵期出血。在二次月经期间,在基础体温上升前后(即排卵期)子宫少量出血(或表现为赤白带下)称为排卵期出血,有时伴有轻度的下腹疼痛。此种出血具有周期性,据临床观察,一般多出现在月经周期的第10-16天,即月经干净后七天前后。据统计,20%的妇女有此种现象,如仅出现1-2天,或偶然一次,不作病论、但如果反复发作,持续时间较长,出血量较多,将会影响排卵,推迟排卵期的时间。若进一步发展,可导致崩漏或影响受孕,须积极治疗。
二、月经间期出血的病因
从西医观点来看月经间期出血的病因,乃是荷尔蒙的影响。排卵时,滤泡破裂造成动情素或称求偶素(estrogen)的下降,下降量约为排卵前1/4更1/3,引起子宫内膜出血,同时有轻微的下腹部疼痛。
就中医的观点来看,此病与脏腑功能和冲任失调有关。相关文献总结说:月经以后,肾气逐渐蓄积,由虚转盛之间。此时肾阳偏盛,肾之阴阳失于平衡,阴不制阳,冲任受损,络脉损伤,或因湿热内蕴,伏于冲任,血路受损而致出血。
也有关点认为,本病多以血海不宁,冲任气盛为主要关键,发病具体原因,则或因阴虚火伏,或因肝经郁热,或因湿热蕴积困扰血海,加以月经中期时冲任二脉之气逐渐旺盛,激动脉络,以致血不循经。
总括各家说法,此病是由肾气不充(以肾阴不足为主),导致胞宫在阴阳转化时不顺利,兼之子宫冲任不能固藏,是以出血。也有兼心肝郁火,或兼湿热,或兼血瘀者、如阴虚及阳,阳气偏虚,下司统摄固藏,出血反复延续,或在排卵过后仍出血。
三、月经间期出血的辨证分型
人民卫生出版社五版高参《中医妇科学》特别列出月经间期出血一节。由夏桂成医生主笔,将本病总括为“肾阴虚型”、“肾阳虚型”、“湿热型”、“血瘀型”。
前二者为主症,后二者为兼证。夏桂成于1994年主编出版《中医临床妇科学》施艳秋医生也在参编之列。书中又增列“郁火型”一症。至此,辨证分型已告完备。
四、各症型的当代验方选
(一)阴虚型
此型验方最多,列罗元恺医生处方。罗元恺验方组成:生地12g、熟地15g,山萸肉15g,淮山药25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生龟板30g(先煎)、阿胶10g、白芍15g、五味子3g。
适应病症:两次月经之间有阴这少量出血,一般1-3天便净,量不多,甚或不用垫片,或兼有下腹部轻微酸痛或腰酸痛。
(二)阳虚型:
陈玉琦验方组成:附子10g、白芍15g,仙灵脾15g、菟丝子15g、山药15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肉苁蓉15g、巴戟天15g、首乌15g。
适应症:月经间期出血,伴有腰酸腹胀或兼有肾虚证候者,在月经间期出血前三天开始服药,连服六剂。如果大便稀溏者去肉苁蓉。
(三)郁火型:
高谷音验方组成:柴胡丹皮各6g,生白芍、生地各12g,黑山栀、茜草、制军炭、侧柏叶各15g,槐米炭、冬桑叶各15g,水煎服(加减丹栀道遥散)。
治疗效果:孙某,31岁,经间出血15年,今又开始出血,唇红面赤、胸乳作胀、易怒脉弦数,舌红,苔薄黄,证属肝郁化热,治宜疏肝清热调冲,子上方五剂,出血止。以后每于经后期及排卵前期在上方加菟丝子、桑寄生等连续治疗四个月,经间末再见红,并于同年十月妊娠。
(四)湿热型:
刘奉五验方:加减清肝利湿汤(八正散力口减)组成:瞿麦12g、扁蓄9g、木通3g、车前干9g(包煎)、赤芍3g、白芍3g、萆薢12g、延胡索6g、川栋子9g、黄芩6g、柴胡3g、荆芥穗4.5g,水煎服,每日一剂。(原方有丹皮9g、牛膝9g,无赤白芍及萆藓,延胡索) (加减方出千家妙方。原方见刘奉五妇科经验)
主治:肝经湿热,热入血分所引起的赤白带下,月经中期出血,以及由盆腔炎所引起的子宫出血或月经淋沥不止。
五、临床体会及总结
笔者对此病曾特别注意,故有10余例治愈病例,其中大多为肾阴虚型、用罗元恺及梁剑波二人验方多效。阴虚型多见于16-20的少女,肾气将充未充,加上熬夜相火激动,易出现月经间期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