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泰国跨境山地舞蹈纳入我国大学课程的思考.doc

将泰国跨境山地舞蹈纳入我国大学课程的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将泰国跨境山地舞蹈纳入我国大学课程的思考

将泰国跨境山地舞蹈纳入我国大学课程的思考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泰国跨境山地民族舞蹈与中国文化有紧密的联系,审美价值高、文化内涵丰富,进入中国大学课堂将大有可为。文章分析泰国北部跨境山地民族构成及其舞蹈特征,这些舞蹈纳入舞蹈专业课堂的现状,纳入舞蹈专业课堂的必要性以及途径。 关键词:泰国 跨境山地舞蹈 大学课程 随着科技进步,交通、通讯飞速发展,全球文化交流共享的趋势日益明显。最近几年,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开发、共同发展的话题越来越多,高校之间的合作已经进入现实状态。笔者有幸到泰国进行艺术考察,对舞蹈课程建设有一些感想,在此不揣浅陋,稍作阐述。 1、泰国北部跨境山地民族及其舞蹈 泰国山地民族主要分布于北部和东北部山区,包括苗、瑶、傈僳、拉祜、阿卡、克伦等20多个少数民族及其支系。大部分泰国跨境山地民族属于汉藏语系的藏缅语族,他们的先民是中国甘青高原的氐羌族群,顺着湄公河流域经过漫长的迁徙进入泰国境内。山地民族聚居地一般远离都市,基本上处于靠山吃山、就地取材、刀耕火种的原始自然经济状态。由于自然环境恶劣,气候条件往往决定人们的温饱,瘟疫、疾病时常困扰着村民以及他们赖以生存的家畜。没有现代医疗条件,就用舞蹈来“治病疗伤”、驱除邪恶;为了来年庄稼长势旺盛,获得丰收,人们通过舞蹈来企求风调雨顺、消除虫害。舞蹈成为山地民族与祖先、神灵对话的工具,以及生活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心灵寄托。山地民族舞蹈具有浓郁的原始宗教特征,在民俗活动、宗教仪式里占主导,不同民族舞蹈形态的内涵、风格各异,个性突出。 2、跨境山地舞蹈纳入舞蹈专业课堂的现状 笔者在访问清迈皇家大学艺术系、国家戏剧学院等高校时,曾和这些高校的舞蹈专业教师深入交流。我们感到:现在他们的课程设置主要针对泰国的传统舞蹈、孔戏等,而对山地民族的舞蹈仅作了解,没有成为大学课堂里的必修科目,也没有要尽快纳入课程建设的意思。中国专业舞蹈院、系,如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云南艺术学院,一些地、市、专州综合艺术院校的民间训练体系,基本上围绕中国四大民族舞蹈展开教学,跨境山地民族舞蹈可有可无,或作为限修课,或“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3、跨境山地舞蹈纳入舞蹈专业课堂的必要性 首先,在科技时代,世界文化交流频繁,文化品牌意识越来越重要。艺术是特殊的文化形态,交流必须以特色为前提才有意义,还是那句话,“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性的”。跨境山地舞蹈审美价值高、文化内涵丰富,进入中国大学课堂是大有可为的。 其次,舞蹈教学担负着传承文明的重要任务。泰国北部山地民族的文化之根在中国,舞蹈形态上还有很多中国境内山地民族的痕迹,甚至有着惊人的相似。比如,跨境拉祜族舞蹈“拜神树”、“风吹谷子倒”、“ 跳鹧鸪”、“ 藤子上树”,以及跨境苗族舞蹈“吹芦笙”、“送葬”等,其舞蹈名称、步伐套路和境内是一样的。很多宗教仪式、民俗活动以及在仪式上跳的舞蹈,其风格甚至比境内的还要古朴,可谓是散落在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泰国北部地区璀璨的文明碎片。撷取文明碎片,整合成完整的、美丽的艺术图案,在教学中传承,将为保护人类文化遗产做出贡献。 还有,跨境山地舞蹈应该在大学中发挥美育功能。舞蹈的教育功能,是舞蹈的意义所在,通过舞蹈的审美教育,在道德品质和思想情操上给人以影响。但它不是以某种抽象的道德原则进行说教,而是把道德准则通过审美功能体现出来,使人从情感上受到感染,发自内心地体验到这一原则的崇高性,把它变为自己内在的心理欲求。历史上一些有见识的统治者重视舞蹈教育,原因就是他们懂得舞蹈教育功能。从美学角度看,舞蹈具有真、善、美三方面的作用。认识功能是真,教育功能是善,审美功能是美。在正常的情况下,舞蹈艺术总是作为真善美的统一整体来对人和社会发生作用的。当代大学生对未来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大学校园里的学生,除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及举行一些公益性活动外,以山地民族舞蹈为载体,让博大的民族文化之精髓渗透到学生的心里无疑是一项有着特殊意义的举措。 4、泰国北部跨境山地舞蹈形态纳入大学课程的途径 4。1建构基本功训练体系 基本功是学习其他舞种必备的基础能力,是所有舞蹈课程不可缺少功底。为了避免原生态舞蹈的“西洋化”,应该结合湄公河次区域舞蹈文化特征,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基本功训练课程体系——“民间”基训。虽然可以采用传统芭蕾舞基本功训练体系的精华,但是尽量以新开发的“民间”基训为主体,伴奏音乐也尽量采用本民族的音乐素材。 4。2形成民间舞蹈组合训练体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