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十七PPT
第三十七章急性化脓性腹膜炎;主要内容
1、解剖生理概要
2、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3、腹腔脓肿
4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解剖生理概要; 2腹膜腔是壁层腹膜和脏层腹膜之间的潜在间隙,人体内最大体腔,在男性是封闭的,女性则经输卵管、子宫、阴道与体外相同。分大、小腹腔,经由网膜孔相通
;4腹膜的神经支配:
壁层腹膜:体神经支配,对各种刺激敏感,痛觉定位准确。表现为局部疼痛、压痛和反射性腹肌紧张
膈肌中心部分腹膜:膈神经支配,表现为肩部放射性痛或呃逆
脏层腹膜:自主神经支配,对牵拉、胃肠腔内压力增加或炎症、压迫等刺激较为敏感,钝痛、定位差。感觉多局限于脐周、腹中部,重刺激时常引起心率变慢、血压下降和肠麻痹。
;5 腹膜的结构和功能:
腹膜由扁平间皮细胞、基底膜、浆膜下层组成。
含有血管丰富的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巨噬细胞、胶原和弹力纤维。
腹膜有很多皱襞面积几乎与体表面积相等约1.7-2.0m2。
具有双向半透性、分泌、稀释、吞噬、粘连、吸收等功能。
;第一节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 原发性腹膜炎(primary peritonitis):又称自发性腹膜炎,腹腔内无原发病灶。致病菌多为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大肠杆菌。感染途径:
1) 血行播散
2 )上行性感染
3 )直接扩散
4 )透壁性感染;继发性腹膜炎:
1)腹腔内空腔脏器穿孔
2)外伤引起腹壁或内脏破裂
3)腹腔内脏器炎症
4)手术腹腔污染
5)吻合口漏
以大肠杆菌多见
; (二)病理生理;(三)临床表现
1 腹痛:原发部位 全腹;剧烈、持续性
2 恶心、呕吐:
早期 反射性恶心、呕吐, 吐胃内容物
后期 麻痹性肠梗阻,吐胆汁和粪水
3 体温、脉搏:体温升高,脉搏加快
4 感染中毒症状:
;5 腹部体征:腹胀,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
腹部压痛、腹肌紧张、反跳痛
鼓音,病因不同体征不同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6 直肠指检:
直肠前窝饱满及触痛表示盆腔已有感染或形成盆腔脓肿。
7 已婚女性病人可作阴道检查或后穹窿穿刺检查。;(四)辅助检查:
WBC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
腹部立卧位片:小肠 普遍胀气并有多个小液平面;
; 胃穿孔时腹部立卧位X片:
可见膈下游离气体。
; B超:显示腹腔内有不等量液体,B超引导下腹穿或腹腔灌洗可帮助诊断。
CT检查
;(五)诊断
根据病史及典型体征,WBC计数及分类,
腹部X线检查,B超或CT检查结果等综合分析诊断不难;
明确发病原因是诊断急性腹膜炎的重要环节。
;(六)鉴别诊断;(七)治疗
原则:
积极消除引起腹膜炎的病因
彻底清洗吸尽腹腔内存在的脓液和渗出液
促使脓液和渗出液尽快吸收、局限。
方法:
根据不同病因、不同病变阶段、不同病人体质,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非手术治疗:
适应证:
1、病情较轻,病程较长>24h,且腹部体征已减轻或有减轻趋势者
2、严重心肺疾患不能耐受手术者
3、原发性腹膜炎或盆腔器官引起的腹膜炎
非手术治疗也可作为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方法
1 体位:无特殊一般取半卧位
2 禁食、胃肠减压
3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4 抗生素
5 补充热量和营养支持
6 镇静、止痛、吸氧
;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证:
1 非手术治疗6—8小时后,症状、体征无缓解
2 腹腔内原发病严重
3 腹腔内炎症重
4 腹膜炎病因不明,无局限趋势
; 原发病处理:
根据不同病因决定处理方式
切口
探查
方式
彻底清洁腹腔:
清除食物残渣、粪便、异物及脓液,抗 生素和盐水冲洗腹腔。
关腹前一般不在腹腔内应用抗生素。
;充分引流
指证:
1 坏死灶未能彻底清除或有大量坏死组织无法清除
2 预防胃肠道穿孔修补等术后发生渗漏
3 手术部位有较多的渗液或渗血
4 已形成局限性脓肿。
方法:
1 烟卷引流 2 双套管引流 3 胶管引流
4 胶片引流
放置部位:
病灶附近或盆腔底部
;术后处理:
1 继续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抗生素和营养支持治疗,保证引流管通畅
2 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选用有效抗生素;
3 引流量<10ml/日,非脓性,无发热、无腹胀可拔管;
4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重要脏器功能及DIC的发生,并及时有效的处理。
;第二节 腹腔脓肿; 分类:
膈下脓肿
盆腔脓肿
肠间脓肿;(一)膈下脓肿Subphrenic abscess;病理:
1 平卧位时膈下部位最低,脓液易积聚。
2 细菌可由门静脉和淋巴系统到达膈下。
3 脓肿位置与原发病有关
4 小的膈下脓肿经非手术治疗可被吸收;较大的脓肿,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