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风险综合征临床诊断与干预PPT.pptVIP

精神病风险综合征临床诊断与干预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神病风险综合征临床诊断与干预PPT

寇耀時 精神病风险综合征 临床诊断与干预 内容提要 1. 精神病风险综合征概念 2. 评估工具和诊断标准 3. 干预的目标 4. 干预效果 5. 干预的效益与风险 6. 讨论 精神病风险综合征概念 概念发展史     前驱症状(Prodromal symptoms) “前驱症状”一词起源于希腊文的“先锋”,指事件的先兆。 在早期的精神医学文献中,通常指一种风险状态或“前驱症状”。 指在疾病完全发作前出现的早期迹象、症状和功能损害,如:偏离正常的思维、体验和行为紊乱。 概念发展史 也常用于表示精神病缓解期疾病复燃的早期征兆。 精神病风险综合征—描述首次发病的精神病的前驱症状,更清楚、更明了。 DSM-5已将轻微精神病综合征( attenuated psychosis syndrome,APS)列入附录,建议进一步研究 精神病风险综合征概念 评估工具 澳大利亚的个人评价与危机评估( PACE) 项目首先通过超高危途径对精神分裂症前驱期进行了研究,制定了第一个前驱期评估工具危险心理状态综合评估(?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At-Risk Mental States ,CAARMS)? 评估工具和诊断标准 评估工具 美国耶鲁大学的对危险因素的识别管理和教育干预( PRIME) 研究小组在PACE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开发了另一个前驱期诊断工具前驱期综合征结构性访谈(the Structured Interview of Prodromal Syndromes ,SIPS) 评估工具和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 以应用较为广泛的SIPS为例,符合下列之一者可诊断为精神病风险综合征: (1)轻微精神病性症状综合征(attenuated psychotic symptoms syndrome):精神症状在最近1个月内每周至少出现1次,过去1年内出现或恶化; (2)短暂间歇精神病性症状综合征(brief intermitted psychotic symptoms syndrome):症状有强烈的精神病性,症状出现在最近3个月内,发作频率为至少每月1次、每次持续数分钟; (3)遗传风险和功能衰退综合征(genetic risk and deterioration syndrome):有分裂型人格障碍或其一级亲属有精神病性障碍,近12个月功能下降30%,持续至少1个月。 评估工具和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 精神病风险综合征定式访谈(SIPS) 1997年,(美)麦克拉申(McGlashan)和其同事编制了精神病风险症状评估工具,即前驱症状量表(SOPS),2009年该量表被改名为精神病风险症状量表。 根据症状的发生、持续时间、频率、强度、影响和冲突程度来评定症状, 按 0-6 级评分。 评估工具和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 精神病风险综合征定式访谈(SIPS) 精神病风险症状量表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瓦解症状和一般症状等4个分量表。 SOPS和SIPS可诊断风险状态、评估风险症状严重程度的变化,以及诊断风险状态是否演变或转化为精神病。 评估工具和诊断标准 评估工具和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 采用上述标准的精神病风险综合征,1年内出现首次精神病发作比例约为10%—50%,平均约36. 7%,说明这些工具可以部分预测精神分裂症的发病风险。应用上述工具进行诊断评估的对象主要来源于心理咨询机构或早期干预中心寻求帮助的青少年。由于这部分人群受到精神症状的困扰、功能受损,需要得到专业的帮助,所以支持者认为对他们进行精神病综合征诊断与干预是合理的。 引自:国效峰,吕海龙,连楠,赵靖平.精神病风险综合征的早期临床干预[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4,47(1).59-61 评估工具和诊断标准 精神分裂症前驱期表现识别口诀 评估工具和诊断标准 疑(疑心,认为别人对自己有一些危险的企图) 懒(懒散) 乱(说话乱、脑子乱、行为乱) 怪(行为表现、言行举止、思想内容跟周围人不同) 冷(情感淡漠,与周围人交流减少) 衰(社会功能下降,青少年学习能力、成绩下降, 成年人不能照顾自己、照顾家人) 干预的目标 通过干预症状出现的关键阶段来预防疾病的发生,这个关键阶段就是青少年期。 通过改善轻微或阈下精神病延缓精神病首次发作,改善预后;精神病风险综合征患者可能已经存在脑功能和形态结构的异常变化、有前驱期症状、认知和社会功能下降,若给予有效的干预治疗可以延缓异常病理生理过程,纠正心理功能缺陷。 接受干预的精神病风险综合征,疾病发作后可以及时被识别和治疗,治疗的依从性和疗效会更好,康复更快。 干预的目标 临床结局指标 对干预效果的探讨目前主要为临床结局指标,缺乏对神经病理过程的评估。这些指标主要包括:精神病转化率、症状改善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