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暴露与标准防课件2015.1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职业暴露与标准防课件2015.1PPT

职业暴露与标准防护 主要内容 职业暴露概述 医务人员锐器刺伤相关因素 医务人员避免意外事故方法 职业暴露后应遵循哪些处理原则 发生职业暴露后的评估和处理 职业暴露的防护 一、职业暴露概述 1、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指医务人员在职业过程中,造成的感染或潜在感染。 2、职业暴露的基本分类 按照暴露形式,一般分为4类: 沾染性暴露 损伤性暴露 吸入性暴露 食入性暴露 刺伤相关因素 刺伤深度 深度刺伤引起感染几率大于浅度刺伤 不同器械和被污染液体的量 中空针头沾染的血量大引起感染几率大于缝针和刀 接触路径 针刺感染大于粘膜接触 时间长短 被与病人刚接触后的锐器刺伤引起的感染几率大于放置数小时后锐器 医务人员的相关因素 健康状态 医务人员健康状态决定接触后造成感染的几率 接触的频率 接触频率高的人感染几率大 安全措施 采用安全措施和正确方式 自我保护 接触感染后的快速自我保护措施实施 三、医务人员避免意外事故方法 洗手、带手套 整个过程中应从容不迫 将输液导管与无针系统连接 如患者抵抗或慌张,可寻求帮助 在手术室中,使用消毒盘传递器械 - 不要直接传递 使用真空采血系统 医务人员避免意外事故方法 禁止用手移 去注射器针头 使用后,应立即丢 入尖锐物收集箱 禁止双手重新盖帽 应用重新盖帽装置 禁止将针头放置在床边、小车顶部 四、职业暴露后应遵循 哪些处理原则 及时处理原则 报告原则 保密原则 知情同意原则 五、发生职业暴露后的评估和处理 职业暴露的处理: 现场处理、报告、随访监测 职业暴露的评估: 预防性用药 1.职业暴露后应急处理措施 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 冲洗被污染的粘膜。 2.如有伤口,应当轻轻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持续挤压,挤 出伤口部位的污血。 3.避免挤压伤口局部,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后,再 用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4 .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接触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2.发生职业暴露后什么报告?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尽快完成报告: 立即报告科室主任和护士长,并尽快报告院感科。院感科接到“艾滋病病毒接触者情况”报告后,立即报告区疾控中心,同时报告医院领导。 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并请科室负责人签字后,24小时内送交院感科(其中HIV病毒暴露要在2小时内报表)。 *注意:医院和有关知情人应为暴露者严格保密,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暴露者情况。 3.进行暴露评估 艾滋病病毒接触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和职业接触级别分级的评估,以及接触后预防用药等由区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科负责管理。 艾滋病病毒接触源的病毒载量水平 接触源的病毒载量水平愈高致病危险性愈大。 接触不明型:不能确定接触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 轻度类型:经检验,接触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CD4细胞出现进行性或不规则性下降,标志着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损害)。 重度类型:经检验,接触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为三级 接触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一级接触:接触类型为:可能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沾染了接触源,接触量小且接触时间较短。 二级接触:接触类型为:接触源沾染了可能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接触量大且接触时间长;或者接触类型为: 接触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 三级接触:接触类型为:接触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有明显可见的血液。 4、预防性用药、进行随访监测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 尽快采取接触后预防措施,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接触后2-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但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实施预防性用药。 如果证实源患者未感染血源性病原体,则应当立即中断接触后预防性用药。 接触后应于六个月内开展艾滋病病毒追踪检测,包括在接触后的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时对艾滋病病毒抗体进行检测,对服用药物的毒性进行监测和处理,观察和记录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等。 梅毒职业暴露后: 推荐长效青霉素240万单位,每周一次,连续注射两周。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红霉素等。当时、3个月、6个月、 9个月、12各月进行梅毒抗体检测。 乙型肝炎病毒职业暴露后: 暴露源为HBV抗原阳性,暴露者应在24小时内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当时、1个月、3个月、6个月、12各月进行抗体检测。 其它:接触的锐器为带有锈迹的金属,建议职业暴露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