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外词《浣溪沙》《采桑子》《相见欢》《如梦令》
听写《周亚夫军细柳》词语 词的上阙第一句在整首词中的的作用是什么?上片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5分) 词的下阙主要是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描写西湖春色的?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感情?(5分) 词的上阙第一句在整首词中的的作用是什么?上片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5分) 上阙第一句总摄全篇,点明题意,直抒赞美之情。(2分)上阙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了蜿蜒曲折的绿水、长满芳草的长堤、动听的乐声和歌声,描绘了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3分) 词的下阙主要是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描写西湖春色的?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感情?(5分) 动静结合的手法或以动衬静,一、二句风平浪静,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更以船的缓慢移动写出了“静”。三、四句写涟漪微起,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水鸟掠过堤岸飞去,写出了“动”,而西湖愈显其幽静。动静相衬,动静结合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3分)抒发了诗人流连山水的愉快心情。(2分) (1)用自己的话描述“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的画面,并说说其表达效果。(6分)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寓情于景:日薄西山,余晖黯淡,大地很快就要被淹没在苍茫的暮色中了。词人用象征手法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南宋的国事亦如词人眼前的暮景,也将无可挽回地走向没落、衰亡。表现了作者心情的沉重。?? 中考链接 1.说说《如梦令》“惊起一滩鸥鹭”一句中“惊”字的妙处。2.这首词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惊”字既暗写出了船行之快,又生动地写出停栖在小洲上的鸥鹭被吓得惊慌失措的情态。2.愉悦、欢快、热爱生活; * 原文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创作背景:靖康之难,汴京沦陷,二帝被俘。朱敦儒仓猝南逃金陵,总算暂时获得了喘息机会。这首词就是他客居金陵,登上金陵城西门城楼所写的。 注释: 金陵:南京。城上西楼:西门上的城楼。 倚清秋: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 中原乱:指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金人侵占中原的大乱。 簪缨:当时官僚贵族的冠饰,这里代指他们本人。 收:收复国土。 扬州:地名,今属江苏,是当时南宋的前方,屡遭金兵破坏。 倩:请。 译文: 南京城上西楼,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万里的长江在夕阳下流去。钦宗靖康二年(宋公元1127年)金人侵占中原,官僚们散了,什么时候收复国土?试请悲风吹泪过扬州。 上阙赏析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上片写金陵登临之所见: 开头两句,写词人登城楼眺远,触景生情,引起感慨。当离乡背井,作客金陵的朱敦儒独自一人登上金陵城楼,纵目远眺,看到这一片萧条零落的秋景,悲秋之感自不免油然而生。又值黄昏日暮之时,万里大地都笼罩在恹恹的夕阳中。“垂地”,说明正值日薄西山,余晖黯淡,大地很快就要被淹没在苍茫的暮色中了,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南宋的国事也将无可挽回地走向没落、衰亡。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 作者写自己秋色中倚西楼远眺。“清秋”二字,容易引起人们产生凄凉的心情。词中所写悲秋,含意较深,是暗示山河残破,充满萧条气象。 第三句描写“清秋”傍晚的景象。词人之所以捕捉“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的意象,是用落日和逝水来反映悲凉抑郁的心情。 鉴赏: 下片回首中原,用直抒胸臆的方式,来表达词人的亡国之痛,及其渴望收复中原的心志。“簪缨”是贵族官僚的服饰,用来代人。“簪缨散”,说他们北宋灭亡之后纷纷南逃。“几时收”,既是词人渴望早日恢复中原心事的表露,也是对南宋朝廷不图恢复的愤懑和斥责。 鉴赏: 结尾一句,用拟人化的手法,寄托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对中原人民的深切怀念。作者摒弃直陈其事的写法,将内心的情感表达得含蓄、深沉而动人。人伤心地流泪,已经能说明他痛苦难于忍爱了,但词人又幻想请托“悲风吹泪过扬州”,这就更加表现出他悲愤交集、痛苦欲绝。扬州是当时抗金的前线重镇,过了淮河就到了金人的占领区。风本来没有感情,风前冠一“悲”字,就给“风”注入了浓厚的感情色彩。 名句赏析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一个“乱”字,概括了中原沦丧的现实;一个“败”字,揭露出统治阶级无心抗战的心理;“几时收”的发问,既是痛切的质疑,也是无望的感叹。 名句赏析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悲风”,是作者的主观感受。风,本身无所谓悲,而是词人主观心情上悲,感到风也是悲的了。风悲、景悲、人悲,不禁潸然泪下。这不只是悲秋之泪,更重要的是忧国之泪。作者要请悲风吹泪到扬州去,扬州是看金的前线重镇、国防要地,这表现了词人对前线战事的关切。 写作特色 这首词上片写登楼所见的无边秋色,夕阳流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JJF(电子)30306-2010 示波器差分探头校准规范.pdf VIP
- 750t履带吊安装拆卸安装方案.docx VIP
- 2018版肺血栓栓塞症诊治与预防指南.pdf VIP
- 社保扣款银行协议书.docx VIP
- 2025年通城县第二批事业单位公开招聘16名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2026学年统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案设计.pdf VIP
- 2025高考数学专项复习:圆锥曲线基础总结、二级结论、方法与技巧.pdf VIP
- 五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docx VIP
- 第九讲_语言测.ppt VIP
- 2025年新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精编知识点(新教材专用).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