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身份犯的类型研究[法律法规分析]
2009年3月 当 代 法 学 第23卷第2期(总第 134期)
March,2009 ContemporaryLawReview Vo1.23,No.2(Ser.No.134)
身份犯的类型研究
(国家检察官学院,北京 102211)
[摘 要]本文基于普适性和实用性的立场,将身份犯划分为纯正身份犯与不纯正身份犯、自然
身份犯与法定身份犯 、亲手性身份犯与非亲手性身份犯、存在型身份犯与利用型身份犯、明示型身份
犯与隐含型身份犯这五对对应存在的类型,并认为每一种存在类型都有其独特并不可替代的理论与实
践价值 ,应当加强对不同类型身份犯的探讨,从而丰富和深化整个身份犯理论的研究。
[关键词]身份犯;类型;价值
[中图分类号】DF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781(2009)02—0094—5
[收稿 日期]2008—06—21
[作者简介]吴飞飞 (1981一),男,黑龙江佳木斯人,法学博士,国家检察官学院讲师。
对身份犯进行类型化研究是为了在理论上能更好地对其认识和理解;同时在实践中更准确地
对之定罪与量刑。因此,在分类时就至少应当遵循两个原则:其一,普适性,即该分类应当是以
全部身份犯罪为对象,是对全部身份犯罪的类型划分。其二,实用性,有意义的分类概念,必须
是能表明分类理由和分类功能的分类概念。[1] (P42)这是我们在对身份犯进行学理分类的时
候尤为应当予以注意的,尽管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事物进行各种各样的类型划分,且从纯粹学
理意义上无论哪种分类都可能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别,但是,如果某种类型划分只停留在理论意义
上而无实践功能,那么这种类型划分便不值得提倡。因此,笔者经过对身份犯的仔细分析和精心
梳理,从普适性与实用性的立场出发,认为身份犯至少存在如下诸种类型。
一 、 纯正身份犯与不纯正身份犯
这是一种最为普遍的分类方法,无论在大陆法系国家还是国内的传统刑法理论都广为流行。
笼统言之,其是以犯罪主体的特定身份对定罪和量刑的影响方式不同为标准的。
所谓纯正身份犯,系指刑法分则性规范所规定的,以行为主体的特定身份决定犯罪成立与否
的犯罪。具体而言,纯正身份犯又至少有两种表现:其一,某一犯罪的构成要求主体必须具有特
定的身份,也即该特定身份系犯罪构成主体要件中必备的构成要素之一,如果有此特定身份的主
体实施了该种行为,就构成该罪;如果没有这种特定身份的主体,即使实施了同样的行为也不能
构成犯罪。其中有一些犯罪行为无身份者根本无法实施而不构成犯罪,例如,国家工作人员利用
· 94 ·
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构成受贿罪。而作
为非国家工作人员而言并无职务上便利可以利用,因而无法单独实施受贿罪所要求的 “受贿”
行为。还有一些行为无身份者也可以实施同样的行为,但是只有有身份者实施该行为才达到刑法
所应当加以规制的程度而作为犯罪处理,例如,无论是一般人也好还是国家工作人员都可能实施
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 自由的行为,但是只有国家工作人员的行为才构成刑法第251条的非法剥
夺公民宗教信仰 自由罪。其二,还有一些纯正身份犯以主体不具有某一特定身份为犯罪构成的限
制性要件,即行为主体具有某一特定身份阻碍犯罪的成立。这是一般所言消极身份犯的情形。如
非法行医罪只能由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才能构成。
所谓不纯正身份犯,是指刑法分则性规范所规定的,行为人具有一定身份不决定犯罪的成立
与否而影响刑罚轻重的犯罪。详言之,系指行为人之资格或条件 ,乃在于加重、减轻或免除刑罚
之意义者,若无此等特定资格或条件之人,只能成立基本构成要件之犯罪,而不能适用该加重、
减轻或免除刑罚之规定,加重其刑、减轻或免除其刑。[2](P176)如刑法第243条 “诬告陷害
罪”等便是不纯正身份犯。这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学者对于纯正身份犯与不纯正身份犯
的划分标准不同,而导致对纯正身份犯与不纯正身份犯的认定范围有较大出入,尤其对于不纯正
身份犯的存在范围争议更大,例如,学者强调未成年人、又聋又哑人或者盲人犯罪也为不纯正身
份犯等观点便是。
笔者认为,对于纯正身份犯与不纯正身份犯的准确划分是身份犯理论 自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