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ACL导管维护程序PPT
渗出/坏死 原因:药物进入血管外所致 相关因素: 1.钢质穿刺针/导管材料过硬-刺破血管 2.固定不良-导管滑脱、移动 3.关节部位穿刺 4.穿刺相关因素-进针过快、带引导针送管 5.药物刺激性-通透性↑ 渗出/坏死 相关因素: 6.栓塞形成,导致液体从穿刺点溢出 7.老龄患者 *皮肤弹性差,皮下组织松驰,致固定不良,导管反复移动,穿刺点微小窦道形成。 *静脉弹性↓,穿刺点闭合不良 8.穿刺点上段存在未愈合穿刺点 9.穿刺局部松弛,隐秘性渗出 堵管--导管腔内堵塞 原因 血栓性 药物沉淀 机械性 2011版CDC指南:关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指南指出预防导管相关血栓是减CRBSI的另一个有效途径。 肉眼可见血栓 管内血栓 纤尾血栓 附壁血栓 纤维蛋白鞘 导管表面纤维蛋白鞘形成条件 穿刺时皮肤组织粘附在导管表面 导管壁出现蛋白带 纤维形成 血小板与血细胞依附、聚集在蛋白带上 纤维网状形成 4小时内形成约1mm 导管内壁及外壁都有 纤维蛋白鞘可能形成袖套状或为血栓的形成提供基础 WBC Platelets 包裹性血栓 组织学上看,纤维蛋白鞘和血栓是不同的层 依赖患者的凝血状况 血栓数天内会发生在纤维蛋白层上 导管内壁血栓一样 葡萄球菌易吸附纤维蛋白层,可能造成CRBSI 药物沉淀因素 两种或多种不相容药物/液体 药物PH值变化 管内沉淀形成 脂肪乳沉积 管壁内蜡状沉淀 静脉导管维护程序--- A-C-L 五官科 刘欢 2016-5-24 输液治疗工作内容 治疗方案评估 病人状况评估 穿刺部位选择 穿刺工具选择 正确准备穿刺部位 正确应用输液工具 静脉通路的护理维护及管理 静脉输液护理的目标 成功穿刺 血管保护 安全留置 准确执行医嘱 减少输液的并发症 静脉导管的维护:冲管与封管 经PVC输注药物前宜通过输入生理盐水确定导管在静脉内;经PICC、CVC、PORT输注药物前宜通过回抽血液来确定导管在静脉内。 PICC、CVC、PORT的冲管和封管应使用10ml以上注射器或一次性专用冲洗装置。 导管选择及维护不当所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 A-C-L导管维护标准是减少导管留置相关并发症的最佳实践方案 A- Assess 导管功能评估 C- Clear 冲管 L- Lock 封管 导管维护最佳实践标准:ACL流程 可有效预防输液相关并发症 A- Assess the function of the catheter 导管功能评估(抽回血) 导管穿刺期间 导管留置期间 C- Clear 冲管 L – Lock 封管 A-C-L流程 抽回血--每次输液治疗前 穿刺期间-评估导管是否已被恰当放置 留置期间-评估导管是否通畅及导管功能 抽回血困难? 无回血--导管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 观察输液速度 冲、封管是否困难 Assess--导管功能评估 A- Assess导管功能评估 C- Clear 冲管:将导管内残留的药液和血液冲入血管 L– Lock 封管 A-C-L导管维护最佳实践标准 美国INS指南 维持通畅 避免药物间反应 药物间存在配伍禁忌 药物沉淀在导管内形成堵塞 输液期间、输液结束后冲管 C--冲管的目的 保持导管通畅 规避药物配伍禁忌 正压、脉冲式冲管—涡流形成---最佳冲洗导管效果 C--冲管的方法 静脉推注—层流 脉冲式冲管--湍流 并发症 导管堵塞 血液凝结 药物沉积 CRBSI 机械阀 TPN/ 输血 未充分、规范冲管的后果 A- Assess导管功能评估 C- Clear 冲管 L- Lock 封管:输液完毕或在两次间断的输液之间,需用封管液封管,维持导管通畅。 A-C-L导管维护最佳实践标准 通过相应的手法,给予导管正压,确保留置导管内充满封管液,无药液或血液残留 保持导管性能良好—功能、通畅 封管方法--正压封管 针尖斜面保留在肝素帽内,当推注封管液剩余0.5ml时,边推液边拔针头,推液速度大于拔针 速度。 正压封管--无小夹子+肝素帽 推封管液至剩余0.5ml—--靠近穿刺点夹闭小夹子---分离注射器或冲洗器 正压封管--小夹子+无压输液接头 推封管液至剩余0.5ml—分离注射器或冲洗器--靠近穿刺点夹闭小夹子。 正压封管--小夹子+正压输液接头 患者安全问题 – 预防气体栓塞 维持导管腔内的正压效果,预防血液回流至管腔 断开或者置换输液器、延长管、附加装置、无针接头等 夹闭导管夹的意义--小夹子或拇指夹 无论应用一腔或多腔 均需每腔进行维护 不仅仅是导管维护流程 识别、判断、甚至处理导管留置相关并发症 护士人人需要掌握 重PICC、CVC、Port,轻留置针
文档评论(0)